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一首小詩




拍攝於
關山 二分地民宿

作者不詳,這讓人想到一首歌:

夢中人

詞:林強、陳昇、郭齡     曲:林強、陳昇 演唱:候孝賢


猶原看到 窗外的月 
想到彼天的暗瞑 目屎含住 轉頭做你走
敢有影是 思慕的心情
像結疤的空嘴 給阮未凍來振動

想妳的笑容 和我的莽動 不敢向阮來撒嬌
想阮的走闖 和妳的等待 攏是命運的安排

我愛妳 我真正講末出 我講末出來 我不知欲安怎講出來
我怎會全身軀皮皮顫講未出來 我真正講未出來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關山夜風



夜裡,在二分地民宿的閣樓中
可以清楚聽到
從山坡下田野間傳來了"悅耳"的火車聲響

心癢難耐
於是我和小張魚兩人再次前往關山火車站
買了兩張月台票,進入沒有旅客的車站
等候這晚,最末一班藍色普快車到站

當末班車離開後
空蕩蕩的月台上
只留下夜風和虫嗚
還有迴盪在闇闇田野間
如同一陣陣海濤聲的柴電機車引擎聲
漸行漸遠
最終消失在南風裡

寂靜的光束   照射人生舞台

以前年輕的時候
不曾也不懂  細細品嚐孤寂的滋味
就算是經常一個人坐午夜快車,
南北奔波
那對我而言,也只不過是一種交通工具
真正叫人刻骨銘心的是車站前的別離

結果現在站在這漆黑的 微亮的月台上
卻有好多好多的感覺
如同潮水一波一波不斷湧起,拍打著心房
在記憶的波峰和波谷間,靈魂上下沈浮著

這裡,不知為什麼,會這樣讓人著迷
彷彿是電影裡的場景

空氣中緩緩流動的風,是音樂
對逝去的歳月,一種淡淡的追悼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轉貼))捐出愛心,擁抱台灣







原創     費許鮑爾的bloghttp://www.wretch.cc/blog/fishpower/

希望能藉這個影片展現台灣的生命力,
進而讓大家為台灣貢獻愛心,
台灣加油!
歡迎大家幫忙轉貼,把這個影片傳出去

-------------------------------------------------------------

相關連結
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http://typhoon.adct.org.tw/
捐款資訊http://typhoon.adct.org.tw/donate-money/
費許鮑爾的bloghttp://www.wretch.cc/blog/fishpower/
心跳計畫http://diary.blog.yam.com/hugheartteam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推薦陳建仲先生的"8 8 風災台東紀實"



@@ 陳玉峰老師的演講:凡來自土地,請回敬土地



反撲--88風災台東紀實


攝影,文字/陳建仲

有空,請各位朋友看一下這篇好報導



轉貼電子郵件文章  :

下面是幾天前收到的網路文章

講得真好

地方的父母官您的責任在那??沒有責任嗎??

小至村里、鄉鎮

大至縣市首長

看到媒體

民眾指著行政院、總統府罵

台灣的行政體系亂了~全都亂了~

好像沒有看到災防法的地方指揮官給指責~~~~

怎麼沒有看到媒體在檢討縣市政府呢~

乾脆廢了縣市政府好了~

全歸中央管~

怎麼變這樣~~

縣市政府的防火牆怎麼會變成行政院、總統府呢??


下面文章大家參考看看吧~~~

 

五十年來最嚴重的天災重創了台灣,尤其是南部和東部那殘破的景象更是令人不敢置信,一個如此進步的台灣竟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每 當天然災害發生,各家媒體和名嘴總是開始檢討起政府的救災應變能力,開始批評起政府花錢執行的各項公共工程,一付好像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的模樣。不但是 平時的政治時事能講,國防政策能說,這下子連怎麼防災防洪應變這些媒體和名嘴都表現得比一級官員還懂。我真不明白,如果這些人真那麼能幹,為什麼不是進到 災區去當指揮官,而是坐在台北的攝影棚裡口沫橫飛的罵別人?

不理這些人,反正上電視接通告這是他們的工作,是他們賺錢的方式,他們講的話有沒有營養,大家自己邊看邊判斷吧。

不過我倒是想提提身處在第一線的某些地方官員們。

這兩天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看電視轉播災情的我,對於受災最嚴重地區的某些第一線地方官員的表現只有「無恥」兩個字可以形容。

當 某一山區部落受災的時候,第一線的指揮官是誰?當某一個村落受災的時候,第一線的指揮官是誰?當某一個鄉鎮市受災的時候,第一線的指揮官是誰?很抱歉他不 是內政部長,不是行政院長,不是國防部長,更不是總統。他是里長,村長,鄉長,市長,縣長,這些人才是第一線的指揮官。成立防災應變小組,積極的徹離居 民,隨時掌握情況,深入災區指示作業,隨時與中央和地方軍警單位保持聯繫的是這些地方父母官。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你們的責任,更是你們身為地方父母官的 義務,也是你們領取人民納稅錢的使命。

不是只會趁有記者去採訪時呼喊叫總統救命!

不是只會把責任推託給國防部的國軍!

不是只會說行政院和中央政府沒有協助沒有補助沒有幫忙!

更不是一天到晚把錯誤歸究在氣象局的預報不準!

怎麼不去落實災害防救法的規定?

怎麼不去問問你們平時做了什麼?

怎麼不檢討自己有沒有好好的利用政府給的治水預算發包工程?

怎麼不反省自己平時有沒有做好防犯天災的演練?

怎麼不看看自己為什麼沒有事先警覺到該對某些危險地區做疏散?

政府的防洪治水預算難道平時沒有按你們提出的計劃撥給你們?錢呢?用到哪裡去了?

有些地方明明只要連日豪雨就會走山淹水,怎麼不見你們當機立斷地要做撤離和安置?

災時應該成立的安置所地方父母官平時可有經常性的視察?

很 多準備的工作你們都不做,很多可以事先演練和預防的動作你們也不執行,公共工程的建設也不落實,危險地區的居民早就該搬遷的也沒有做。每一次都要等到出事 了,有人死了,災民可憐了,房子毀了,家園沒了,這些父母官才要出來說沒有錢,沒有預算,抱怨國軍慢,要行政院長和總統救人。

自己永遠沒有責任,有責任的永遠是中央政府和總統?父母官這麼好當嗎?每次遇到問題就把責任全部丟給中央,這樣的地方父母官不可恥嗎?

沒 有人願意碰到這種事,也沒有人希望在自己的任內處理這種令人頭痛的問題。不過既然身為被人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地方官員,你就應該要有這種責任意識去為這種 事負責和承擔。即使會被人罵,你仍然應該自己第一個先跳出來與災民站在一起,想盡各種方法去調度去要求,就算你要到處拜託你都要做。因為在你轄區內的人民 是你的責任,你沒有辦法逃避,你也不能逃避!

或許政府的救災機制有很多需要檢討的地方,也許國防部的緊急救授系統需要改革,也許公共工程更要大大的檢討。但是這些地方官員的態度恐怕才是造成每次嚴重災害的最大禍源吧?

如果平時地方官員與駐地軍方警方和緊急救難隊有良好的關係,尋求支援時真的需要層層上報嗎?

如果地方民代真的那麼關心地方的災情,你會在災害都發生兩天了仍然待在台北對著電視鏡頭罵國防部罵政府嗎?

如 果平時地方父母官真的把建設地方當做一回事,而不是只有辦活動剪綵,拍廣告宣傳自己,出國考查趁機遊玩,今天所有的傷害絕對可以減到最低。起碼當天災來臨 時你會知道哪裡會出狀況,哪邊的人該優先撤離,居民該撤到哪邊,臨時安置所會有完善的生活物資。絕對不會像是現在這種樣子,地方父母官完全狀況外,只會把 責任和問題全部推給中央,只會不管機場有沒有開放,不管鐵路通不通也要對著鏡頭說要馬總統救命!

演再多的戲都無法掩蓋自己平時漫不經心在治理縣政的事實,就算把責任完全推給中央都無法消滅人民對你無能無恥的評價。身為地方父母官就要把責任一肩抗起,如果沒有這種覺悟,那麼你就沒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志佳陽大山(六)淬煉

 

 

 

 

 

 

離開賽良久
這昔日 志佳陽社的大獵場之後
就把相機收到背包中,
一路沒有再拍照了

陡下的路,讓雨鞋裡的腳底板痛到不行
一步一痛,從咬緊牙關到麻木不仁
心情也跟著蕩到谷底.

就這麼一路走在新造林的松海當中

陡下,陡下,陡下,陡下,陡下,陡下

直到3.1K的司界蘭溪登山口

 

先喝個飽再說吧

甘甜的冷涼溪水,救了我們.
全身汗臭到一個不行 

好友是登山好手,只因為上山前一天感冒了,

用意志力登上峰頂後,就開始不舒服,

忍耐到了3.1k,已經耗盡體力及意志力

爬起來...走一下下,又不支倒地

就這樣,我和他兩個人,在最後的暮色山徑中,緩緩移動.

溪谷的風,嘆息著
樹林裡的精靈,窺伺著
陽光穿透過密林,梢來一絲絲溫暖
天黑前的蟬聲,陣陣催促著.
瞎.瞎.瞎.瞎.瞎.瞎.瞎.瞎.(蟬聲)

 

司界蘭溪,輕輕地嘲笑著我們兩個憨人 

 

走過司界蘭溪吊橋
我們通過了志佳陽大山的試鍊
體力,毅力,耐力,友情.
統統及格,不用補考

  

生命裡的每一樣苦難與折磨 ,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只是那些意義, 等我們領悟已是多年以後!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翁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相信我,苦痛與折磨都只是生命焠煉的過程,卻不是結果!

要離開環山時.
轉頭看了大山一眼.
雲正輕輕閤上

暮然間....
我彷彿聽到一陣又一陣的狂笑,
來自那山頭....
笑我們的自不量力

是誰在笑我們這群笨蛋?

是永遠屬於志佳陽的 浪 子 麻 沁 吧

 

 

 

 

   浪  子  麻  沁  狂  笑 的  想  像  圖  ↑



一路走過的足跡:



志佳陽大山(一)浪子麻沁的故事



志佳陽大山(二)如風一般的回憶



志佳陽大山(三)司界蘭溪鐵棧橋



志佳陽大山(四)登頂之路



志佳陽大山(五)坐看雲起時



志佳陽大山(六)淬煉



 

 











つまり、愛してる/来生たかお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志佳陽大山(五)坐看雲起時



看雲的那個時候
大約是單攻那天最快樂的戶外活動
當然..某些同伴急著要下山回去喝酒
就覺得時間怎麼過得那麼慢

喂....是要看多久啊?

真想坐到天黑再下山



宜蘭方向的水氣蒸騰
思源埡口像是一座為雲海而設的大門

一山還有一山高

在志佳陽的基點峰之後
再上升50公尺,才是最高峰

我們全心全力的向最高峰而去







09:45

我,勝文,金大
三人來到志佳陽最高峰3345m,
站在這條單攻路線的終點站

眼前一片壯濶的美景
正是雪山的東南壁 大崩谷
還有東南稜上  陷落的雪山南峰(前)
這一段消失的東南稜線
正是因為冰河時期的冰河雪崩,
將原來的稜線給不斷研磨,
使得崖壁年年陷落深刻,並且向雪山主峰退卻

最終將主峰與東南稜的最後連繫給切斷了
這崩塌地形,由主峰頂往下,垂直約莫300公尺
此後才開始有稜線出現,連結到雪山南峰3505M

Babo Hagai
是泰雅族 志佳陽社族人給這座積雪的大山,所取的名字.
因為從家鄉(環山部落)望去,
這山頂看來因積太多的雪,而逐漸崩塌,
泰雅族語,便叫:[Hagai], 
[Babo] 則是山的意思

從這個角度望去的雪山
是我不曾注意過的山容
登臨了四次雪山主峰,是我個人最常去的百岳
原先期待從聖稜的方向,來親近它
卻在意料之外的,改由志佳陽線
看到了不同面容的 Babo Hagai

印象中,在MIT台灣誌
麥哥的節目中,曾看過他們走東南稜線上雪山的記錄
所有的美景
正是由這志佳陽的山頂,
開始一路展開,直到雪山主峰上,
篇篇精彩可期,頁頁叫人終身忘難....

無奈的是,我們居然只能站在這裡,
不再往前行.....
好像之前所受的苦與難,
都化成了白流的汗水...心中不甘




(由雪山望志佳陽的最高峰..草原處)

其實從十多年前開始計算
我已經站在雪山頂這個位置四次了
每回總好奇著,山頂這片向南的白木林,可以延伸到何處?
為什麼令人這麼神往?

今天頭一回能夠由反方向,
向上仰望令人敬畏的台灣次高山:雪山
那時的心情,有點激動
好像終於要打開沈潛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一般.

我的背包中,扣掉睡袋及睡墊,
是標準的重裝,再加上兩天份預備糧食.
還有一個保暖的救生囊

只剩下4.5K,就可以完成十多年的心願
結果,卻需要立即回頭......不捨




大劍(右)與小劍(左)



聖o的路線.彷彿就在身旁


一路走來, 
也許太冗長的陡坡讓人心力憔悴
又沒有任何景觀可言,
一路就是一直趕,其實很討厭這種單攻

上了又怎麼樣,一夜情是那麼的來去匆匆

再加上好友身體極為不適
總之...感覺這一路走來就像雞肋一般,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三角點對我來說,其實吸引力不大
我要的是那種和山濡沬,與雲戀愛的感情
有機會可以拍一張讓自己感動的相片
當然最好
能夠和好友,在山上放空 享受輕鬆
開開玩笑,短暫忘了世俗煩惱
這樣最棒!!!





下山時,寂寥而踉蹌的背影



瓢簞山莊的裝潢



神聖的山莊



下山了
超過45度,極陡的坡,讓所有的人都吃到苦頭
當然,揹越多的,體重越重的,
都紛紛的咬緊牙,硬撐
這時就會有一種前途茫茫的痛苦.
在內心不斷的以倍數成長.



小休息時,躺在松針上的感覺真不錯

還有淡淡的香味

空中是一波又一波松濤如浪

哎~~~上山看個雲,還真辛苦啊




平淡的山頭.點綴著蒼狗.就像一首小詩






一路走過的足跡:



志佳陽大山(一)浪子麻沁的故事



志佳陽大山(二)如風一般的回憶



志佳陽大山(三)司界蘭溪鐵棧橋



志佳陽大山(四)登頂之路



志佳陽大山(五)坐看雲起時



志佳陽大山(六)淬煉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志佳陽大山(四)登頂之路







再來的相片,
已經是第二天早上05:50的事情了

中間相隔了十二小時
這十二小時發生了太多的事
說也說不完,講也講不清
更難得的是,連一點拍照的意願都沒有...

那天夜裡,
整個希瑪山莊十分熱鬧
各單位的搜救人馬及山青
都在12點左右出發上山
找尋當天走失的一位山友:某重要大人物

走失的原因
當然就是被隊友在山上拋棄!!!!!!!! 可惡

凌晨將近三點時我們自希瑪農場出發.
經過吊橋,緩緩步入暗夜之中.
自己背包裡也有一份更清楚的上河地圖
高差示意圖裡,清清楚楚的顯示著坡度極陡....




黑暗的山径上,除了前面較平緩的3.1K沿溪路之外.
自3.1K之後,便是永無止境的陡升,陡升,再陡升,
可以說,用"地無三尺平"來形容這條登頂之路.



吊橋到最高峰的距離是這麼短,攀升高度是這麼的高.
當然,這坡度也就是很折磨身心的陡了.



06:50

賽良久營地
大家在黑暗中爬升900公尺,
一邊上升,一邊注意著山路上任何可疑的叉路崖邊,
希望可以找到走失的那位仁兄,
狂操了將近四個小時
直到這兒,已經天色大明了

雪山東南稜和雪山東稜一樣
是雪山諸稜脈中,較短的兩條支脈
因此是攀登雪山最便利的路線.
不過我們今天走的這條東南稜
因為有明顯的山麓階地形,
從司界蘭溪登山口到賽良久營地,算是第一段山麓階
總共爬升將近900多公尺的海拔高度

再爬升450公尺到瓢簞池,是第二山麓階

從瓢簞池再到志佳陽大山的最後200多公尺高度
則算是第三山麓階




6.8k左右的陡坡
看起來一點都不陡
走起來,連咒罵都發不出來聲音來了

雪東線的哭坡算什麼?
這裡才叫做真正的哭坡吧
(在連續上了九佰公尺之後,還要再上再上....)

好不容易,總算脫出森林線
進入了草原箭竹的世界
高山景觀也開始有一點回報給我們



北一段群峰....南湖及中央尖



為了治療腳癢的問題
一次服下過量的高山丸....哇靠

後勁太強烈了,汗水眼淚流不停 ,  啞巴吃黃蓮



向下眺望,可以清晰的看見志佳陽社及溪畔的松柏農場

08:21
雖然哎哎叫個不停
其實我們上升速度一直蠻快的
都還保持在當天第一隊上山的虛榮當中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了環山部落(中間偏左,較大部落)
以及松柏農場(中間偏右下,有較多果園的空地)



向另一邊望去.
則是登雪山最熱鬥的雪東線,七卡山莊歷歷在目,
這才讓我想起今年春天的翠池行,
當天到達七卡時,黃昏前看到的那個山頭便是志佳陽大山



瓢簞池路口

08:40

我們到了瓢簞池.
這最後一次的山麓階陡上

大家坐在路牌前
每個人都若有所思
哎,太平洋高壓帶來了美好的陽光
但這光線也把我們給烤乾了



坐看雲起時,是登山過程中,
讓人最高興的  tea  time



瓢簞山莊(59年建) 與 瓢簞池(枯竭)

見證了50年代 志佳陽線(東南稜線)的興衰




最後陡升的200公尺



戰勝自己的懦弱.
看清自己的渺小.
認清自己的方向.

其實一直是許多成熟的登山者
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




雪山東稜(前)  與  武陵四秀(後)







09:20

貓大    親吻志佳陽大山的三角點

用生命  來謙卑的向大地頂禮

當拿起了三角點的名牌
拍照的那一刻

山岳  他再度征服了我們的身心
我們只不過藉由那張標示高度的牌子
來慰藉自己的疲憊不堪









一路走過的足跡:



志佳陽大山(一)浪子麻沁的故事



志佳陽大山(二)如風一般的回憶



志佳陽大山(三)司界蘭溪鐵棧橋



志佳陽大山(四)登頂之路



志佳陽大山(五)坐看雲起時



志佳陽大山(六)淬煉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志佳陽大山(三)司界蘭溪鐵棧橋









背包安放妥當,
我和勝文擰著相機和水瓶
往3.1K的山路走去

先來試探一下前面這一段延著司界蘭溪床架設的步道風情

吊橋下面是堆積重重的纍纍土石流,
早就抺去了當年溪流彎延而過的秀麗





河畔的希瑪農場



志佳陽線的起點

遙想當年
這條初登雪山的路線
需要涉過多次的溪流
沿著司界蘭溪溯流而上
在體會高山流下冷洌的寒溪刺骨低溫
方能踏上通往志佳陽的登山口

如今,我們享受著國家公園建設的便利
卻再也無法去感受到浪子麻沁所走過的心路

這樣也好,少吃了很多苦頭



和勝文走著走著
才不過數百公尺遠
就發現路徑和去年勝文來時大不相同了

原來經過松柏農場的路線,
因為大面積崩塌,
改道沿溪而行之,
這一段路線在地圖上是沒有出現的

我們於是決定先一路走到登山口
看看路線究竟差了多少?



溪水雖涼,卻不冷

我們順著清楚的足印
在溪床的左側前行
很快的又接上了農場的梨樹下



在農場中高高低低走著
頭上盡是結實的梨子
這對飢渴的山友來講,是一種道德的考驗

我們離誘惑遠一點
跟著堤防的蛇籠走了一段.
就在過溪前,接上了原來的步道

據勝文的描述
我們省了一大段山路




我們一直走到了鐵棧橋

才開始有一點點興奮的感覺



做得很牢靠的鐵棧橋,
沿著溪谷,很平穩的帶我們往更深處行
很叫人感動的工程
橋下則是更早期的,已被沖壞的鐵橋

注意看石壁上
還有許多ㄇ字型的鋼筋
深植在壁上
(如相片中左側石壁上)
那是更早期的山友,在溪的兩側溯行時
必須經過的高繞路段

同樣的一段路程
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
遺留下了不同面貌
國家公園沒有拆除掉這些遺跡
我覺得很棒

這可以讓山友來體會一下前輩的汗水
是怎樣滴在我們正在走過的山路上



棧橋下面那些從山上衝下來的大石頭

跟我幻想中的帶有花香的司界蘭溪谷
好像有著很大的差別
可能是我太晚來了
遲到了十年

不過聽說這裡,在深秋時,
會有夾岸迎人的紅葉
也許今年再來探一次司界蘭溪吧
也許它的上游還保留著清純
希望不要全部都是大劍山滾滾而下的大石塊



我們來到了第三號棧橋前
覺得散步夠了
於是再往回頭走

奇怪的是
一路上遇到了四個分批下山的山友
沒有一個人是面帶微笑的
尤其是我們熱情的同他們打招呼時.....



來回走了五公里

這是第一天的功課



希瑪是個好地方....就是蒼蠅多了一點








一路走過的足跡:



志佳陽大山(一)浪子麻沁的故事



志佳陽大山(二)如風一般的回憶



志佳陽大山(三)司界蘭溪鐵棧橋



志佳陽大山(四)登頂之路



志佳陽大山(五)坐看雲起時



志佳陽大山(六)淬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