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吶喊 -- 蘭嶼220反核廢活動紀錄短片(antinuclear)







rickman0123 於 2012-02-20 上傳


我們是一群熱愛這塊土地的蘭嶼青年

我們希望提出以下幾點訴求

1.要求台電立即將核廢場遷離蘭嶼
2.立即針對蘭嶼全島居民輻射影響相關之全身健檢,並公布其數據
3.要求台電公布蘭嶼儲存場內核廢桶所含成分
4.要求公布歷年來所有蘭嶼核廢料相關議題之會議記錄、影像、文
5.要求台電每年固定聘請國外專業環境輻射檢測機構,針對核輻射影響蘭嶼環境水土、生態之全面檢測,並公布其數據

若您也認同我們的想法,請努力轉發分享,
讓其他相同熱愛蘭嶼這塊土地的人們,

一同參與『311反核廢大遊行』



425756_276110602458378_103640919705348_670511_1059696923_n

藝師潘麗水 所繪的加冠晉爵

文建會詳細資料:

1914年,潘麗水出生在臺南,父親潘春源(1891-1972)春源翁晚年自題自畫像,寫道:「末有功名志,偏多翰墨緣;其餘真面目,敢望子孫賢。」 儘管在父親的一再阻止之下,年少的麗水仍然暗地裡學習描形彩繪之事。

一 日,他貼在臥室門板的畫稿被父親發現,畫稿流利的線條與生動的造型,深深地震驚了父親。父親嚴肅的告訴他:如果專心學商,將來必可保生活之無慮,如果走上 繪畫之途,恐怕只有三餐不繼的份了。潘麗水卻也堅定的向父親表示:「我喜歡畫畫,那怕生活的窮不窮與苦不苦!」春源翁為麗水的堅定心志所感,乃改變心意, 此後逐步指導他進入繪畫之天地。

維基百科: 潘麗水






































































府城人物采風 : 潘麗水

潘麗水出生於民國3年,台南市人。其父潘春源為當時知名的民俗畫師,師承粵系水墨畫師呂璧松,與陳玉峰有同門師兄弟之關係。潘麗水從小隨父習畫,以 水墨為主,尤其是人物畫更是得其真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日本總督實施皇民化政策,間接影響宗教活動,寺廟彩繪需求相對減少,曾使潘麗水不得不暫行封 筆,轉兼新興的廣告看板繪製工作。

台灣光復後,中央政府播遷來台(民國38年),代表中原文化的北派建築彩繪類型,深深衝擊台灣傳統建築彩繪風格。潘麗水此時以兼融 南北畫風,在木造構彩繪運用北式圖案簡約造形,而門神改轉漢朝衣冠人物,神韻生動,眼神靈活,鬚髮飄逸,並在壁堵上細描精繪故事人物,無論筆觸,線條或用 色都有獨到之處,於是廣受各地槷廟的重視,不但開始南北奔波作畫,亦為自己奠下傳統彩繪師皂不朽地位。

綜觀潘麗水青壯年以後的作品,不難發現台南市府城隍廟、北極殿、法華寺、南鯤鯓代天府、學甲慈濟宮、高雄三鳳宮和台北大龍峒保安宮,都是。一生絕藝的典型,也可說是個人一生成就的結晶。尤其是台北大龍峒保安宮正殿的牆堵大面壁畫,更可視為麗水師眾多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潘麗水於民國82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成為台灣傳統彩繪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彩繪藝師。府城三分之二以上的廟畫均是出看其手。潘氏畫作中最出色的部分是門神,特別講究門神的眼神,觀者無論站什麼位置,都能和門神威嚴的目光交會。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藝師柯煥章 1920年代所繪的門神


藝師柯煥章 台灣大百科全書

 落款常用「笑雲」、「覺若差主人」等,彰化縣伸港鄉人,享年71歲,為中部地區著名的彩繪師傅。

    柯煥章出身家境並不寬裕,在無法入學的情況下,只好離家學藝謀生,11歲(1912,大正1年)時即投入鹿港郭氏彩繪家族的門下,先後師事郭友梅(柳司)及郭啟薰,並在學藝期間努力上進,因此不論書畫或油漆彩繪的技藝根基都很紮實,頗受郭家青睞。

    1915(大正4)年,郭友梅過世,隨後柯煥章即跟隨郭啟薰遊走於中部一帶工作,表現備受肯定,因而逐漸自立門戶承包工程,作品多分佈於彰化、南投及雲林等各鄉鎮中,如:彰化芬園洪氏祠堂(1924)、彰化和美道東書院(1925)、南投莊招貴公廳(1926)、南投陳善述宅(1927)及西螺廖氏祠堂(1938)等。

    1937(昭和12)年以後,中日戰爭爆發,建築彩繪市場面臨停擺狀況,這段時間柯煥章僅施作了鹿港文開書院,經濟上則以充當織布工應急,相當困苦。直到戰後,柯煥章為鹿港天后宮(1958)的三川殿繪製樑枋及壁畫,可謂其重要的代表作,直到1972年病逝前,其作品足跡佈及中部地區,相當豐富,可謂中部地區重要的彩繪師傅。

    柯煥章為鹿港郭氏門下,因此作品受郭氏影響,以典雅細膩的文人風格為主,而嚴謹的構圖及適當的主題選擇,都說明了其具備有深厚的彩繪基本功夫及敏銳的藝術修養。


興哥的部落格










明間為執鉞的神荼、鬱壘






次間二對為太監(上圖)、宮女(下圖)












門神 : 劍峰寺廟文化藝術 部落格

林揖世先生的台風十四 [柯煥章相簿]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藝師陳玉峰 1920年代所繪的門神

陳玉峰(1900年3月1日-1964年3月21日)

是一位出身於臺灣臺南市的彩繪匠師,本名陳延祿,玉峰為字號,人稱祿仔司、祿仔仙或陳畫師,與潘春源同拜泉州畫家呂璧松為師[1]。其作品主要遍及臺灣南部縣市,例如臺南大天后宮澎湖天后宮北港朝天宮嘉義城隍廟等處都有其畫作(出處:維基百科)


請參閱下面詳細資料:

民初   府城彩繪一代宗師    陳玉峰   生平資料
























府城人物采風 : 陳玉峰

本名陳延祿,人稱「祿仔師」、「祿仔仙」或「陳畫師」。陳玉峰從小就對繪畫有濃厚的興趣。十餘歲時,正式拜來自汕頭的民俗畫師呂璧松為師,打下民俗 畫深厚的基礎,尤其盡得呂氏人物真傳。後來,又赴大陸汕頭拜何金龍為師,研習國畫的傳統畫法,另一方面,也使他有機會與大陸彩繪匠師互相切磋,廣增見聞。

一九二五年,陳玉峰和潮汕籍的彩匠師攜手共繪澎湖天后宮,任主繪三川門的重任,對這一位年26方歲的年輕藝師來說,可謂難得的殊 榮。隨後,他開始承接各地寺廟的彩繪工程。從民國14至53年這創作高峰期,他的作品遍及全省和外島,重要的代表作包括:嘉義城廟,台北艋舺清水祖師廟、 高雄左營慈濟宮、及台南大天后宮、陳德聚堂等。

台灣氣候潮濕,廟宇也經常翻修比富,使得目前陳玉峰留存於傳統建築的彩繪作品並不多,台南、大天后宮和陳德聚堂是兩大欣賞重點。大天后宮共有16幅陳玉峰壁堵綵繪,包括三川門6幅、廡廊2幅、拜殿2幅、正殿5幅及後殿1幅、先後完成於民國32年和45年。

今日所見者,為民國65年及69年,分別由陳壽彝和丁清石依原圖重繪或仿繪。在府城的畫師界中,足以與潘家相提並論的,只有陳玉峰家族陳氏的人物畫,造型溫文儒雅、臉部飽滿豐潤。

陳德聚堂4幅壁堵彩繪是陳玉峰晚年的代表作,完成於民國50年,設色典雅,技法成熟精湛,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作品。從陳玉峰彩繪落 款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有鄭板橋之風其筆法、筆意、筆勢有書家的水準。而他的彩繪用筆抑揚頓挫較明顯,筆觸轉折有致,可能也與他工書法有關。

陳玉峰生前授徒多人,其中包括其子陳壽彝和其甥蔡草如,皆得其繪事精髓,當陳氏民國53年因肝疾病逝,享年65歲,以後南台灣彩繪陳派衣缽就正式由陳壽彝、蔡草如繼承。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三洋電唱機



一月廿九日
在某位賣古物的老師那裡看到了這台三洋OTTO
那一天是大年初七,
他正精神抖擻的唱著老台語歌.
沙沙的聲音迴盪在鐵皮屋裡.
給人一種不如歸去的感覺.




二月二日

這天下午
老電唱機已經組立在我們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客廳中
其實也不過是一組曲盤和兩個音箱罷了
很勉強的清出了空間,再塞下他們.
當音樂如溪水般流出的那一剎那,
大家都興奮的跟小孩子一樣.







曲盤上轉動的那一片黑膠唱片,
是我讀幼稚園時,
父親就經常在播放的同一片黑膠.
黃昏時,他在屋外頭澆花,母親在小廚房裡忙著煮飯,
我們住的宿舍沐浴在一片暮色之中,
這樣的音樂開得很大聲,很大聲,
整個宿舍區都隱隱約約可以聽得見~







小時候只單純覺得這歌好聽
想不到卅年後再聽
卻是有如天籟一般動人

當高科技三C電器充滿在我們週遭的這時
這個早已淘汰過時的聲音儲存媒介
他那類比式充滿著不完美性的聲音
沙沙啞啞地悲鳴一般
實在是為音樂增添了不少"記憶"








從那一天開始
深夜時段,老電視機很少再被打開過
老唱機老唱片成了我們的心靈慰藉

老爸宿舍被公家強制收回的那一年
趕在被怪手推倒前,去搬了一部份的唱片回家
他們始終被堆在頂樓不見天日的一小角落

後來在一些敗舊毁壞的老屋中
我們也撿了不少外表破爛的黑膠唱片回來
就混著泥巴灰塵裝在塑膠袋裡
一年又一年





年復一年.好不容易
這些唱片總算等到我們買了電唱機
小張魚把唱片一一拿出,
一片又一片,
用清水擦洗後再晾乾~
想不到很多唱片都還可以聽.......

今年,
真的是很不一樣的一年啊
老音樂讓人心充滿喜悅與新希望
就讓這桂河大橋進行曲
陪伴著我們
勇敢的一直走下去吧







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新營市民學堂





2012。0210 新營市民學堂

下午這裡,

透過窗欞的光線很美,

電唱機裡黑膠唱片若有似無地迴旋著,

月台的鈴聲響了一會兒,

火車從窗邊駛過,

三兩隻麻雀在隔壁貨運倉庫的瓦片上追逐,

咖啡香氣在悠雅的空間中,

緩慢的飄散著,

捨不得喝掉.

這一天,四十多年來,

第一次,

自己一人點一杯咖啡不加糖 ,

值得紀念。










新營市民學堂&曬書店 官方部落格


新營市民學堂的臉書 新營人 請來按讚 


參考資料:鐵路運輸在新營 まる中




姚莉 一年又一年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嘉南農田水利會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2012。0124

在春風微薰陽光燦爛中
與小張魚一同編織了一個春夢











幻燈片結束前,有數張老宿舍的影像。
這是在另一側,尚未轉運的老屋,在欣賞完新建的園區工程之後,
我們繞到這一頭,繼續參觀,沈浸在過往的時光中。
希望改建的工程可以延續到這一側,利用原有的老建材來重建。
讓大家有機會看看歷經七八十年,風化後的日式宿舍,
那種不同感覺!







註:

位在烏山頭水庫旁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原為日治時期嘉南農田水利會前身「公共埤官佃溪埤圳組合」的員工宿舍,八田與一技師於1922年任烏山頭出張所所長,在烏山頭宿舍完工後舉家遷入。

八田技師與工程團隊在此居住生活戰後成為水利會課長級居住的宿舍這裡的老建築荒廢了很長的歲月,沒有一棟木造房舍是完整的,殘破傾毀於荒郊蔓草之中。負責修復工作的憲二老師認為,要重視台灣珍貴的歷史紀錄,而修復八田園區最困難的地方,是木構造技術與傳達,因此遠赴日本石川縣金澤市考據,修建階段引進日本傳統木匠技術。

當時宿舍群形式有獨棟型、 雙拼型、四連棟與八連棟型式,全區共計有68棟建物,可供234戶人家使用。建設當時因需短時間內提供大量房舍,在建築工法施作「太鼓落」省略工法,將原木作兩面或三面切削用以取代角材,以求縮短工期,唯僅技法熟練之木匠才能施作,也是臺灣日式建築中罕見的技術。





姚莉-大江東去

消失中的玉山一村







2012。0118 嘉義玉山一村       消失中


































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人生宛如河流啊)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人生的風景(八)四十五年十二月廿九日



 

很少有機會這樣詳讀一張報紙
連一則小廣告都不願漏掉

一張從老衣櫃掉出來的泛黃新生報








 

一想到過年有蒸汽火車的加班車
雖然只有一個班次
還是忍不住興奮的叫了起來



 

自行腳踏車














東西橫貫公路在這一年七月七日開工
希望在一百零一年可以早日恢復通行

[   一根火柴+一桶汽油    ]
奇怪,這個台詞好熟悉!!!!!!!!!!!

下面這個汽油桶....
對現在全球大環境而言,
還真是值錢啊!!






FASCINATION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人生的風景(七)1961恭賀新禧




img-131093927-ApeosPort-III C2201(518089)-8990-120131093931_resize



1961年

人生的風景(六)台南山林管理所嘉義分所














楠仔仙溪每木調查工寮









獵捕小山羌







過年期間,在怪手的巨齒下搶救了一批老相片,
他們被遺忘在破敗的日本宿舍中,散落一地,
百張黑白影像與乾涸的泥土,虫蛀後的木屑糾結緊黏在一起,
從屋頂撒落的一絲稀微天光讓我發現它們。

帶回家後,與小張魚熬夜加班,
輕輕剝開相互沾黏的相片,擦掉上頭的污漬灰塵,
六十年前的人生故事,山林景色,重新躍回老相紙上,
述說著早已讓人遺忘的往事。

銀鹽的魅力,在恒久歳月流轉中,依稀閃爍不滅。







註:

日治時期主要負責管理台南地區山林的部門-台南山林事務所

日本明治35年(1902年),台灣總督府殖產部成立林務課,來管理台灣的林業與森林。並且在日本大正14年(1925年)於台南市成立了樹苗養成 所,開啟台南的林木培育工作。而到了日本昭和6年(1942年)時,樹苗養成所與曾文溪森林治水所合併,便成了「台南山林事務所」,由於1943年,正值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期,日本人當時為了精簡行政機構,乃裁撤各地營林所,改組為9個山林事務所,職司治山、造林、保林及林產處分等綜合業務,「台南山林事 務所」的名稱,於此時乃正式出現。

「台南山林事務所」在日治時期後期,是主要負責管理台南地區山林的一個部門。兩年後「台南山林事務所」又再度改稱為「台南州產業部林務課」。第二次 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底左右,「台南州產業部林務課」正式劃入當時國民政府林務局的隸屬管轄範圍,並改名稱為「台南山林管理所」。而1950年時, 林務機構再度大幅改制,改組為13個林區管理處。「台南山林管理所」更名為「楠濃林區管理處」,並接管原高雄山林管理所的旗山、六龜地區,岡山分所的旗 山、荖濃溪、部分的楠梓山溪事業區,以及原岡山治水區。後來「楠濃林區管理處」再改名稱為「台灣省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台南工作站」,直到該工作站搬遷現 址,此建築物即由台南市政府接管至今,並陸續進行內部的整修工程,1989年,原台灣13個林區管理處簡併為8個,台南的「楠濃林區管理處」遭到裁撤的命 運。2001年整個原「台南山林事務所」古蹟的維修作業正式完成,2003年5月13日台南市政府公告原「台南山林事務所」為台南市的市定古蹟。目前主要 作為餐廳(一樓)與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的旅遊資訊中心(二樓)的空間使用,為台灣的古蹟再利用的重要成功案例之一。

綜合參考資料:
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 維基百科 / 臺南市政府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