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阿嵐蓋屋(九)不想在都市當「飛魚乾」的蘭嶼青年 林詩嵐(作者:王思涵)






不想在都市當「飛魚乾」的蘭嶼青年
林詩嵐〉沒有就業機會的小島,他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

遠見雜誌2012年8月號 第314期
作者:王思涵


「當夕陽完全赤紅無光地懸在海平線上方後,部落的男人背著孩子和檳榔不約而同地走向最靠近海邊那一家的露天院子望海休息,彼時,海有時平靜,有時洶濤及天……任何季節,海之變化長久以來就沒有被達悟人看膩過。」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在《黑色的翅膀》清楚描繪,蘭嶼達悟人的生息與海洋密不可分。對許多蘭嶼青年來說,到台灣本島工作,因聽不到海潮聲,讓他們像是曬在竹竿上的飛魚乾,失去生命力。

     蘭嶼,是台灣許多偏鄉的縮影。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被迫往都市移動。然而,在都市的遊戲規則,他們往往只能從事低階的勞動,生活與心靈都承受雙重掙扎。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蔡友月就發現,蘭嶼受到現代化衝擊,精神失序的比例比漢人高出五倍,其中,年輕人的比例尤高。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觀光發達,加上網路四通八達,只要有心,原鄉青年也可能早早返鄉,創造安身立命的方式。今年30歲的林詩嵐,22歲返鄉蓋民宿,正是蘭嶼青年中最好的例子。

     「唷!蘭嶼第一帥!」機車呼嘯而過,騎士開玩笑呼喊的對象正是在路邊一面吃冰、一面跟瑞典觀光客介紹蘭嶼文化的林詩嵐。高壯黝黑,輪廓分明,戴個草帽,穿著海灘褲,人喚「阿嵐」的林詩嵐,出生在蘭嶼地下屋保存最完整的野銀部落。

     2006年,他徵得父親同意,改建地下屋老家為民宿,取名「嵐羽」,除了是蘭嶼諧音,還帶有感謝今年77歲父親林新羽的意思。

     由於林詩嵐是島上民宿業者中少見的年輕主人,待客親切活潑,又時常號召年輕人與遊客淨灘,或是為貧童募集物資,六年來,在網路上累積不少口碑,第一帥的封號不脛而走,就連公益小魔女沈芯菱到蘭嶼,也對他印象深刻。

在都市求生存 人生好沒希望

     跟許多蘭嶼青年一樣,林詩嵐國中畢業,15歲到本島念書,自知不是讀書料的他,明白家裡沒錢,念不到一週就離開學校去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桃園八德的工廠沖床,度過一段讓他永難忘懷的黑手歲月。後來,他輾轉到IC設計廠當技術員,一天工作12小時,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到學費,進入育達商職的觀光科,半工半讀。但工廠、住家與學校的時間與位置不順,他時常日夜顛倒,曾經一整個月只吃泡麵,體重掉到65公斤,比現在少了將近20公斤,甚至,一度壓力大到騎車出門發現路上沒人,才想起週日不用上班,「人生這樣,好沒希望,我差點想要自暴自棄。」

     因為要自力更生,林詩嵐沒有時間去玩,偶爾得閒,不是打籃球,就是釣蝦。好在,17歲存了20幾萬,夠他後來一年沒有工作,趕快完成學業。也是在那時候,他突然清楚看到自己在台灣的路:上班、下班,做得好,升上經理,結婚、買房、買車、生小孩,儲備各種基金,小孩長大,再帶著一筆退休金回到島上,「為什麼要這樣呢?」如果是這樣,不如乾脆早點回家?

     長他七歲的哥哥也回到島上開雜貨店了,他想,或許可以試試看。決定返鄉只是個開始,回家之後,做什麼才是真正的挑戰。退伍後,林詩嵐先回島上跟父母住,在雜貨店幫忙,沒多久,他發現進貨、結帳、補貨、看電視如退休般的生活,不是長久之計。

     在台灣與蘭嶼徘徊一年後,他把腦筋動到老家、父親過去蓋的地下屋。儘管念的是觀光,但毫無經驗,什麼都不會,一切得從零開始,摸索後把傳統地下屋整理為舒適明亮的通舖房,並加上一些巧思布置。

追不上別人 卻能親手築夢

     沒想到,地下屋民宿體驗非常吸睛,再加上父母很好客,讓人印象深刻。開幕一年,媒體相繼報導,遊客也紛紛在部落格上分享住宿心得,讓嵐羽詢問度飆升,更堅定林詩嵐蓋一間屬於自己民宿的夢想。那時候他夏天接待客人,冬天就到台灣學蓋房子的各種技術,2008年11月,嵐羽二館動土了。

     在都市,蓋一間房子,每個環節都可以外包。但在蘭嶼,蓋房子完全就是「從無到有」,幾乎都自己來。首先,從荒煙蔓草整地開始,連工寮都要自己蓋,遑論打地基、建模灌漿與接水電等;再來,蘭嶼也沒有什麼工人團隊,親友偶爾來幫忙。更難為的是,建材經過層層剝削再到蘭嶼,價格比在本島貴近三倍,林詩嵐只能一邊燒先前的儲蓄,一邊祈求颱風與東北季風對興建中的房屋手下留情。

小時候,他的家境就比較差,家裡一直到他小四才有電與衛浴設備等現代化設施,更別提校外教學可以準備什麼零食,他至今猶記,小學時撿遊客吃剩仙草蜜來喝的情景。

     「我好像永遠追不上大家的腳步,中學在島的另一邊,人家騎車,我只能花半天時間,走路穿過中橫,雨太大時還要匍匐前進……所以我很能體會『得來不易』這四個字。」

     但蓋房子的黑洞深不可測。2010年,就在林詩嵐經費快要蓋不下去時,地下屋熟客朋友、看一個27歲的年輕人這樣執著努力的完成夢想,找了在科技業的朋友合力借他錢,「不能說是我們幫助他,是他提醒我們夢想的勇氣與可貴;這是一個交換夢想的實驗。」

成立蘭青行動聯盟 關懷原鄉

     林詩嵐觀察,島上很多人因為沒錢就找漢人投資,或是跟銀行貸款,結果「呷緊弄破碗」,投資幾百萬,還錢壓力大時,就會做出違背自己想法的事情,「因為你是被逼著拿槍去逼客人。」

     表面上,返鄉經營民宿,被媒體報導,好像很風光。事實上,林詩嵐每天不只要打掃房間、接送客人、帶活動、蓋房子。前一天帶遊客夜間觀察,聊過半夜,隔天凌晨4點,天未亮,又要去海邊幫父親收網,一個人當三、四個人用。但他很高興回家協助父母。

     不僅如此,回到蘭嶼,對於當地事務有更多了解,喜愛牙買加雷鬼樂之父、社運鬥士Bob Marley的他,與當地的年輕人成立「蘭嶼青年行動聯盟」,關注環境與觀光等問題。去年底與今年311反核大遊行,林詩嵐跟著父親與族人上台北街頭抗議發聲,後來又以原住民代表身分,受邀前往南韓參加反核活動。

     年過50、曾以核廢料問題為題寫論文、朗島部落傳道士王榮基觀察,「阿嵐以前很害羞,這一年,很高興看到像他這樣的年輕人返鄉,又出來發聲。」

     林詩嵐說,年初從首爾回到台東時,口袋只剩1000多塊,搭小飛機回蘭嶼後就沒了,但他的心情跟10多年前到台北,手上只有1000多塊吃泡麵度日的心情,很不一樣。

     浩瀚無垠的太平洋,捲起浪濤,打在野銀近海的石坡上。每天早晨,旭日升起,外型如浪的嵐羽二館,跟著波光閃閃發亮,林詩嵐站在自己蓋的房子旁,想著吧檯或許可開他最喜歡的冰店,再也不恐慌。

許多人建議,年輕人與其抱怨環境,不如盤點自己擁有哪些資源,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林詩嵐就是這樣的見證。

自力更生

     從無到有、不斷學習,朝著夢想前進

     看清楚自己的路,勇敢返鄉


IMGP9933


相關文章:

阿嵐蓋房(一)從無到有


阿嵐蓋屋(二)平地拔起


阿嵐蓋屋(三)我與jazz的工作假期


阿嵐蓋屋(四)二樓完成灌漿


阿嵐蓋屋(五) 九月十五日殺豬請客


阿嵐蓋屋(六) 十月二日整地工程


阿嵐蓋屋(七)野銀197-3


阿嵐蓋屋  (八)  詩嵐心路


阿嵐蓋屋(九)不想在都市當「飛魚乾」的蘭嶼青年 林詩嵐(作者:王思涵)




官方網站:

嵐羽民宿 FACE Book


阿 嵐 的 費 時 簿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薩摩燒*十四代沈壽官製秋の草花と鶉の図花瓶































沈壽官さん作の見事な絵付けの花瓶です。
共箱は御座いませんが、割れ欠けの無い良い状態です。
サイズは、高さ20cm口径10cm底径9cmです。
萩 桔梗 葛 撫子 尾花 女郎花 藤袴の秋の七草と菊の図柄がいまの季節にちょうど良い花瓶です。


以上薩摩燒圖文摘自 : 賞星月室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薩摩燒 薩摩焼 金襴手の急須と湯冷まし 茶道具 






薩摩焼 金襴手(色絵)の急須と湯冷ましです。なお古い物になりますが特に傷も無く状態は良好です。

急須のサイズは全長12.7cm、胴径8.3cm、口径5cm、高さ6.5cm、建水のサイズは全長10cm、幅9cm、高さ4.3cmです。





  釉上彩繪約始於宋代,磁州窯的紅綠彩便是一種釉上彩。顧名思義,紅綠彩是以紅色與綠色兩種顏色繪製於器表上的釉上彩瓷。由於以紅色為主調,因而在日本稱為 「赤繪」。隨著時代的推移,可用的色彩越來越多,在紅綠色之外,又發展出青、黃、黑、紫等色彩,同時用於瓷器的彩繪,至明代以後便發展出「五彩」。其後更 加入金色,使色彩更顯得華麗,在日本頗受歡迎,俗稱「金襴手」





  
參考資料:

  薩摩燒是日本鹿兒島縣產之陶瓷器總稱。日本陶器中栗田燒和薩摩燒之釉層有細緻的龜裂紋,表面妝飾是被稱為「薩摩錦手」的美艷釉上彩繪。
  


  薩摩燒是日本陶瓷的一朵奇芭,曾在國際上大放異彩達百年之久。古代日本燒製陶瓷的技術原本並不發達,中世紀時候由遣唐使帶回中土大量的唐三彩,日本陶工開始 學習中國的彩陶製作,不過技術並不成熟。直到鎌倉時代,瀨戶之加藤四郎從中國宋朝引進上釉技術,日本陶器製作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後來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帶 回許多陶工,這些陶工在日本薩摩、高取、萩、上野、唐津等地開窯繼續生產陶燒,薩摩燒陶歷史就是從這些朝鮮工匠開始的。早期薩摩和上述其他窯燒類似,作品 帶有朝鮮李朝風格,樸素而自然。

     不過薩摩的燒作很快就發展出自己華麗繁複風格,因為薩摩地處九州鹿兒島縣內,該地是日本最靠近亞洲大陸的地方之一,掌握了地利之便,貿易堪稱便利,其引進 中國、朝鮮甚至西洋文化技術也常開日本風氣之先,是以地方富裕,薩摩藩主勢力也十分強大,是江戶幕府時代僅次於加賀的日本第二大藩。由於其財力甚是雄厚, 所以可以支持當地窯燒走向精緻細膩化。



  薩摩燒基本上有「白薩摩」和「黑薩摩」兩種,黑薩摩質地呈黑色,且維持早期朝鮮陶工的樸實風格,燒製器皿以平民實用性為主,其中有一種被稱為黑千代香 (Kuro-joka)酒器就是黑薩摩代表燒作。至於白薩摩則質地呈現象牙白,有細膩的冰裂紋案,並在其上施以金、赤、綠、紫、黃等各種色澤鮮豔的彩繪, 構圖則以神話人物、花鳥或是亭臺樓閣等浮世繪風為主,並加上金彩勾勒使其更富麗燦爛。白薩摩以工藝精湛、用料考究、彩繪繁複和造型高雅著稱,主要是供作藩 主用物,所以燒製以茶具、香爐、花瓶等貴族用物居多。當年薩摩藩的篤姬離鄉嫁入江戶德川家,所攜帶的嫁妝就是白薩摩燒和薩摩切子(玻璃製品,也是薩摩特產 之一),這在當時可是非常名貴的禮品呢!

  白薩摩的器物表面色彩濃郁豔麗,構圖複雜細膩,描金填白互補,此種特色被稱為「薩摩錦手」,被認為是當代相當高超的技術。在江戶幕府末年,因國際貿易興盛與 西洋人憧憬東方美術,加上1874年日本在奧地利博覽會展出「錦手花瓶」後,薩摩燒名聲更是響譽國際,成為日本重要的輸出物之一。



  早期的薩摩錦手燒作較少落款,因其風格特殊而又豪華細膩,全日本僅有鹿兒島薩摩一地燒製,白薩摩更是高級釉彩陶器的精品。後來京都、大阪等幾位京燒名家如藪明山、錦光山等學習薩摩錦手技法,又融合京燒原本的風格,從而創造出有別於原產地鹿兒島的「京薩摩」。

      由於日本的薩摩燒多次在萬國博覽會大放異彩,從此海外訂單大增,引起日本各地窯場競相仿製,因為惡性競爭與缺乏品管,反使薩摩燒一度喪失吸引力。所以19 世紀後期,許多專門製作薩摩燒的陶師多在器皿上落款,或是打上象徵薩摩藩的圓十字「轡紋」,作為白薩摩燒作的品質保證。

   
 早年薩摩錦手之燒作被認為不亞於中國的官窯水準,故獲得不少歐美蒐藏家青睞,很多薩摩燒精品因輸出而流向海外。不過後來各地多有仿作導致品質沒落,影響薩摩燒名聲,直到數十年後方才逐漸恢復身價。因此薩摩燒遲至2002年,方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
摘自奇摩網站小町物語)


以上薩摩燒圖文引用自 : 賞星月室

國史館 薩摩燒的詳細資料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善化弄蛇人















































冷冷的天裡,
紅衣的阿伯本來是呆坐在小攤旁發懶。
他的領口裡爬了一條大虫在取暖,
本想單純拍拍這樣的溫暖鏡頭,
結果阿伯一見到相機,立馬人來瘋,
熱情上演一場人蛇大戰十八招。
換成我們目瞪口呆!蛇也能玩成這樣?
實在不簡單!!



2012。0205 善化牛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