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血汗竹椅 有血有淚還有生命在其中 新營竹行





今天做的是一尺七的椅頭仔,這在台南人常民生活中十分常見,也是店內的必備長青商品之一,一張一尺七的椅頭仔,須要一支完整的桂竹來裁切製作, 我目前大約一天花上五~六小時,可以很輕鬆的做一張半,(做完一張然後再做第二張的一半)一張竹椅賣四百五十元(明明外面都賣650元/張),我不清楚師父這個訂價是基於什麼理念,大致上就是希望人人都買得起,都願意花450元買一張好坐又耐用的竹椅回家去坐.

但是我要花半天的時間,腰酸背疼的用心製作,等有客人上門,買了這張我做的椅子,完成交易才有200元工資可領.

下午一位電器行的老闆來買一支竹竿要去幫客人架設天線,他站在我面前看了好一會兒,問我,這張椅子要做多久?我說一天只能做好一張,他接著又問,這樣我可以分多少?我有點吃驚他的開門見山,也坦白回答,如果這張椅子有賣出去我可以領到200元.....他倒退一步,驚嘆....."200元一天工資,這樣你活得下去?"我只能很不好意思的笑著,心懷感激的看著這位老闆.

為什麼很多朋友都不相信我的工資,一天不到二百元?若沒有賣出作品是連基本工資都沒有的,但還是要照常工作著,這根本就是藝術家的生活了嘛!!!!聽說古早之前的師父們,一大清早開始做,做到天黑,一天可以做十多張這樣的椅子,然後用這工資養活一家子,把小孩都養大,但大多數的師父老了都有嚴重的工作傷害,不是駝了就是神經炎,很多人十支手指都誇張變型,一生懸命的下場如此悲涼,我不想老了也這樣悲慘,所以堅持一天只做一張半!!!


謝謝太太辛苦養我們家這麼多年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瓊瑤 · 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

瓊瑤 ·
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
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親愛的中維和琇瓊:
這是我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我的心聲,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是我在《今周刊》裡讀到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值得每個人去閱讀一遍。在這篇文章中,我才知道《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立法通過,而且要在2019年1月6日開始實施了!換言之,以後病人可以自己決定如何死亡,不用再讓醫生和家屬來決定了。對我來說,這真是一件太好太好的喜訊!雖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樂死》,不過,《尊嚴死》聊勝於無,對於沒有希望的病患,總是邁出了一大步!
現在,我要繼沈富雄、葉金川之後,在網路公開我的叮嚀。雖然中維一再說,完全瞭解我的心願,同意我的看法,會全部遵照我的願望去做。我卻生怕到了時候,你們對我的愛,成為我「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承諾容易實行難!萬一到時候,你們後悔了,不捨得我離開,而變成葉金川說的:「聯合醫生來凌遲我」,怎麼辦?我想,你們深深明白我多麼害怕有那麼一天!現在我公開了我的「權利」,所有看到這封信的人都是見證,你們不論多麼不捨,不論面對什麼壓力,都不能勉強留住我的軀殼,讓我變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臥床老人!那樣,你們才是「大不孝」!
今天的《中國時報》有篇社論,談到台灣高齡化社會的問題,讀來觸目驚心。它提到人類老化經過「健康→亞健康→失能」三個階段,事實上,失能後的老人,就是生命最後的階段。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失能者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歐陸國家則只有2週至一個月,這個數字差別更加震撼了我!台灣面對失智或失能的父母,往往插上維生管,送到長照中心,認為這才是盡孝。長照中心人滿為患,照顧不足,去年新店樂活老人長照中心失火,造成6死28傷慘劇,日前桃園龍潭長照中心又失火,造成4死11傷的慘劇!政府推廣長照政策,不如貫徹「尊嚴死」或立法「安樂死」的政策,才更加人道!因為沒有一個臥床老人,會願意被囚禁在還會痛楚、還會折磨自己的軀殼裡,慢慢的等待死亡來解救他!可是,他們已經不能言語,不能表達任何自我的意願了!
我已經79歲,明年就80歲了!這漫長的人生,我沒有因為戰亂、貧窮、意外、天災人禍、病痛……種種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是上蒼給我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我的叮囑如下:
一、 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時讓我作主,萬一我不能作主時,照我的叮囑去做!
二、 不把我送進「加護病房」。
三、 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因為如果我失去吞嚥的能力,等於也失去吃的快樂,我不要那樣活著!
四、 同上一條,不論什麼情況,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種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 我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我曾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我寫這封信,是抱著正面思考來寫的。我會努力的保護自己,好好活著,像火花般燃燒,儘管火花會隨著年邁越來越微小,我依舊會燃燒到熄滅時為止。至於死時願如雪花的願望,恐怕需要你們的幫助才能實現,雪花從天空落地,是很短暫的,不會飄上好幾年!讓我達到我的願望吧!
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談到「生死」,我要告訴你們,生命中,什麼意外變化曲折都有,只有「死亡」這項,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也是必然會來到的。倒是「生命」的來到人間,都是「偶然」的。想想看,不論是誰,如果你們的父母不相遇,或者不在特定的某一天某一時某一刻做了愛,這個人間唯一的你,就不會誕生!更別論在你還沒成形前,是幾億個王子在衝刺著追求一個公主,任何一個淘汰者如果擊敗了對手,那個你也不是今日的你!所以,我常常說,「生是偶然」,不止一個偶然,是太多太多的偶然造成的。死亡卻是當你出生時,就已經註定的事!那麼,為何我們要為「誕生」而歡喜,卻為「死亡」而悲傷呢?我們能不能用正能量的方式,來面對死亡呢?
當然,如果橫死、夭折、天災、意外、戰爭、疾病……這些因素,讓人們活不到天年,那確實是悲劇。這些悲劇,是應該極力避免的,不能避免,才是生者和死者最大的不幸!(這就是我不相信有神的原因,因為這種不幸屢屢發生。)如果活到老年,走向死亡是「當然」,只是,老死的過程往往漫長而痛苦,親人「有救就要救」的觀念,也是延長生命痛苦的主要原因!我親愛的中維和琇瓊,這封信不談別人,只談我——熱愛你們的母親,懇請你們用正能量的方式,來對待我必須會來臨的死亡。時候到了,不用悲傷,為我歡喜吧!我總算走完了這趟辛苦的旅程!擺脫了我臨終前可能有的病痛!
無神論等於是一種宗教,不要用其他宗教侵犯我
你們也知道,我和鑫濤,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尤其到了晚年,對各種宗教,都採取尊重的態度,但是,卻一日比一日更堅定自己的信仰。我常說:「去求神問卜,不如去充實自己!」我一生未見過鬼神,對我來說,鬼神只是小說戲劇裡的元素。但是,我發現宗教會安慰很多痛苦的人,所以,我尊重每種宗教,卻害怕別人對我傳教,因為我早就信了「無神論教」!
提到宗教,因為下面我要叮嚀的,是我的「身後事」!
一、 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來悼念我。
二、 將我儘速火化成灰,採取花葬的方式,讓我歸於塵土。
三、 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私下家祭即可。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煩別人,更不可麻煩愛我的人——如果他們真心愛我,都會瞭解我的決定。
四、 不做七,不燒紙,不設靈堂,不要出殯。我來時一無所有,去時但求乾淨利落!以後清明也不必祭拜我,因為我早已不存在。何況地球在暖化,燒紙燒香都在破壞地球,我們有義務要為代代相傳的新生命,維持一個沒有污染的生存環境。
五、 不要在乎外界對你們的評論,我從不迷信,所有迷信的事都不要做!「死後哀榮」是生者的虛榮,對於死後的我,一點意義也沒有,我不要「死後哀榮」!後事越快結束越好,不要超過一星期。等到後事辦完,再告訴親友我的死訊,免得他們各有意見,造成你們的困擾!
「活著」的起碼條件,是要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會愛懂愛、會笑會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動……到了這些都失去的時候,人就只有軀殼!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萬一我失智失能了,幫我「尊嚴死」就是你們的責任!能夠送到瑞士去「安樂死」更好!
中維,琇瓊!今生有緣成為母子婆媳,有了可柔可嘉後,三代同堂,相親相愛度過我的晚年,我沒有白白到人間走一趟!愛你們,也愛這世上所有愛我的人,直到我再也愛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我要交待的事,都清清楚楚交待了!這些事,鑫濤也同樣交待給他的兒女,只是寫得簡短扼要,不像我這麼嘮叨。不寫清楚我不放心啊!我同時呼籲,立法「尊嚴死」採取「註記」的方式,任何健康的人,都可在「健保卡」上註記,到時候,電腦中會顯示,免得兒女和親人為了不同方式的愛,發生爭執!
寫完這封信,我可以安心的去計劃我的下一部小說,或是下一部劇本!可以安心的去繼續「燃燒」了!對了,還有我和我家那個「貓瘋子」可嘉,我們祖孫兩個,正計劃共同出一本書,關於「喵星人」的,我的故事,她的插圖,我們聊故事就聊得她神彩飛揚,這本書,也可以開始著手了!
親愛的中維和琇瓊,我們一起「珍惜生命,尊重死亡」吧!切記我的叮嚀,執行我的權利,重要重要!
你們親愛的母親
瓊瑤 寫於可園
2017年3月12日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一代竹師 柯清河 新營竹行



一開始有問題想問細將師父時,他總是頭也不回的繼續專心做他的工作
然後冷冷的跟我講一句:澱澱在一邊看 久了你就宰羊
後來日子久了,我日日幫老師父端著他的工具箱盒進進出出,早晚問候說再見
他見我一年兩年沒變心離去,才漸漸的化解了"敵意"把我當自己人
讓我可以蹲在一旁貼近看他工作,自由取景,而神色絲毫沒有任何不快,
因此有一陣子我常會放下手邊的工作,不自覺地久蹲在他身旁看師父工作,
甚至有些小工作可以由我代勞完成
只有長時期的蹲點,才能體會一代竹師的日常也是刻刻經典

後來他為了照顧牽手,不得不退休告老返鄉
偶爾還是會回來竹行小坐片刻,總會特意繞過來我工作枱這裡,
親切的笑著問我正在做什麼?一天可以做多少張椅子?
我只能儍儍的對細將師父微笑著  很懷念他在的那些年

大多數人總認為要當一代宗師必須要參展要文創要有名望要如何如何
但我總覺得只要每天認真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讓我們用心做出來的桌椅可以貼近每一個人的生命
帶來舒適窩心及溫潤質感 那一代竹師就足夠了 
又何必苦苦當一代宗師呢?

老師父........有空您就常來坐坐啊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馬光 採收大頭菜




從田洋往馬光的158甲半路上,看到一大群歐巴桑在田間採收作物,一開始以為是高麗菜,結果車子開過之後才發現是大頭菜,不是高麗菜,趕緊把車調頭回去看看。


土地的老主人剛好在一旁觀看,他說年紀大了,家裡孩子又沒人要務農,只好把田包給人家去種大頭菜,今天剛好要採收了,場面十分壯觀,大約十多名婦女,有六名一字排開在菜田中拼命砍菜,再堆置田埂上,後頭則有四五位負責撿拾大頭菜,放入大型網袋中,再搭配一輛輪型怪手,協助把裝得滿滿的網袋吊到集貨處。


大家默契十足的像投球一樣,把菜丟入網袋中,怪手就跟著這些婦女緩慢向前移動著


記錄完畢,跟在場的主人及阿桑們說謝道別,突然間,那包頭的小姐問我們要不要吃大頭菜,害我們不好意思起來,她說這些菜都要送去工廠做泡菜的,很好吃,要送我們兩三顆吃看看。隨手挑了兩個個頭相當大的大頭菜,就要給我們。

那一刻我抓住了她的笑顏。


台灣人情味真的很美

謝謝!謝謝!

馬光 細細瘦瘦長長的添己香腸


蘋果日報報導過..
報導內容"你看過用木炭烈火、鐵盤油炸、長達23公分的香腸嗎?土庫鎮馬光地區有家30多年歷史的「添己香腸」,只販售自家灌製香腸,生香腸立即打包販售,熟香腸則是現點現炸,每條常達23公分,只賣20元。
現年60多歲的林老闆30多年前開始在土庫馬光路、民權路口擺攤賣香腸,生財工具就是一輛改裝野狼機車,他在置物架放上磚造炭架、鐵盤,用沙拉油炸香腸,火舌常竄燒30公分高,嚇得旁人退避三舍,林老闆卻緩緩秀出右手傷疤笑說:「早就習慣了。」
「添己香腸」選用豬前腿肉、羊腸灌製,最特別的是加入中藥、米酒,散發淡淡藥材香,不油不膩,買2條還附贈1把蒜頭;1名老顧客大讚,中藥香腸口味獨特,「別的地方吃不到。」
為什麼香腸要做那麼長?林老闆說,「因為羊腸比較細,長一點人家才要買。」且蒜頭是自己種的,成本不用那麼計較,30年來,林老闆就靠這個攤子,養活一家大小8、9口。



油煎香腸
用沙拉油來大火煎香腸,再不斷的用衛生紙把逼出來的油吸掉,再添加新的沙拉油下去,就是一直煎香腸卻不會臭火乾的密訣,油不停的飛濺著,下面的炭火更像卡西法カルシファー生命力十足地向四方飛捲著,十分有看頭喔!




賣香腸老闆附贈大蒜.
台灣本產的大蒜很新鮮..香辣.
一口香腸一口大蒜    美味無比



添己香腸    一條廿元
馬光路與民權路的交叉口.
(要去褒忠和崙背的那個岔路)
下午大約二點多才開始營業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2017 虎尾糖鐵 十三番


2017.0203

去崙背跟HADO桑拜晚年,走台十九路過平交道,
看見糖鐵正常運行中,心中感到十分懷念,
孩子們從國小看到大學的虎尾糖鐵還健在著,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
方向盤一轉,我們去十三番走走吧.

因為很隨興,所以手頭上沒有班表,只能跟駐守平交道的大哥請教行車時間,
下午還有二班火車會出來拉甘蔗,所以打算直接到十三番守株待兔!
想不到居然一等等了兩個小時,才盼到橘色的德馬拉著一長串空車來到,
狂風飛砂,搖擺的木麻黃,還有一望無際的蔗田,
就是十三番的寫照,感覺上這裡好像一直沒變....其實還是變化挺大

以前火車還到十四番,會經過更多的木麻黃林,
還會爬上高堤,一直開到馬路邊.現在連路邊的木麻黃都少了好多,
不過蔗田中的土路還是黃土飛揚老模樣...原汁原味真好啊

火車拉著空車到了十三番,換上裝滿甘蔗的重車,轟隆隆的回頭就走,
我跟司機揮揮手,大哥,德馬機車,明年再見了!
橘色車頭拉著一大串蔗箱車,漸漸消失在風飛砂中,
朔風野大  只剩下木麻黃呼嘯著
這樣的景色叫人難忘












經過有才寮 2008

虎尾糖鐵 蚊港線十四番 走入歷史(上)

虎尾糖鐵 蚊港線十四番 走入歷史(下)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