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

  

2010/1019   工作日誌




這天有一隻好大的蜻蜓來作伴.
他一直不斷的在各個水池產卵.
每個葉子停下來之後,不同方向連續點水六下.




蛙   來了~







爆米花慈姑繼續開著可愛的花兒

密集的水生植物種植 工作已經可以說是暫時告一段落了
再來的工作是繁瑣的維護保養及監管.
生態池剛營造結束,在前半年最不穩定的時候,
最需要有經驗的工人,
密集的觀察,隨時掌握變數,提早處理各種問題.
以免辛苦經營的脆弱成果,在兩個月之後又回到原點.
這一切要等到半年之後,各形式的水生植物生長穩定,
才能算是成功了一半.
一年之後,各種生物都樂在其中,不需要再大費周章的整修,
這生態池才算真正成功.




莕菜一旦開始成長,就引來水繁殖產下卵
牠的幼虫專咬食浮水葉,再將自己包起來





水螟蛾〈Elophila nigrablis〉是陸生昆蟲,缺乏在水裡生存的呼吸器官,
在幼蟲期卻以水生植物為食草如滿江紅、青萍,槐葉蘋及水蘊草。
喜歡棲息在緩水域的環境,水流 緩慢對築巢及覓食有極大幫助。
為克服取食上的障礙,而發展出築巢的能力。
巢內寬敞,有前後出口,幼蟲可在裡面轉身調頭。

水螟蛾幼蟲-- 水裡的毛毛蟲





這是他的星光大舞台









黃老師來協助找尋第四池與第三池的連通水路.
不過挖了很久,都找不到原先設置的水管
懷疑是被水保局派工在施工時給破壞了

現在第一, 二,三池是可以相連通的,
但是第三池和第四池已經失去溝通的管道了.
第四池和第五池也是各自為政.
只有第五池和第六池有再相連.

因此打水灌溉時,十分麻煩
要分兩處來灌水.





這段小路,每天有著不一樣的人事物經過,
總是讓我抬起頭來欣賞一番,感覺十分精彩





美妙的光合作用





當初就是為了欣賞這晶瑩剔透的泡泡
才會一腳步入水草世界
想不到隔了廿多年.
這小氣泡一樣迷人.





我喜歡亂七八糟,亂中有序的世界
別再叫我好好清理我的魚缸了

END







2010/1022  工作日誌

很高興一早來,就看到有小朋友在水生池上課
趕緊停好車,一個箭步跑上去跟著上課.
謝謝黃老師臨時多收了我這位大弟子












老師也自備了一位小小攝影師在拍照.







王蓮開花了....這個好這個好
第一次看到大王蓮的白花
果然有一種水上王者的氣勢.







老師準備了三隻三斑鬥魚來放養.
先放第五池好了.
希望他們可以開始用功清理一些"害虫"
(其實大自然那有什麼害虫呢?)





小朋友來上室外課,覺得他們特別認真.
大家都聚精匯神的在聽老師解說







老師在放魚下水之前,
特地請小朋友為這三位勇士祈福.
(好啦,我保證不再放苦茶粕了.)





小妹妹很認真的在為三斑鬥魚祈福喔
感動哩!

















注意看了一下,是三位男士.....
嗯,我再帶女朋友來給您們作陪吧.
先說好,一人配兩位夫人,好好努力作魚吧






















請看續集: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一)








雨過天晴.............


2010年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 系列文章: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一)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二)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三)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四)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五)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六)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七)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八)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九)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一)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二)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下課十分鐘






菁寮國小一年級  小  S  H  E  與 她們心愛的小baby







我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下課過了”,
我講的下課,是那種和同學全校亂跑亂衝亂亂跳的下課十分鐘.
在這裡,下課鐘聲還沒有結束,就可以看到小孩衝出教室的畫面.
很羨慕那種體力及精神.也很懷念這種自由自在的無憂無慮.
畢竟我們也曾經讀過小學!





於是等小朋友下課時,我也放下手邊的工作,一起享受下課的美妙.
雖然無厘頭的童言童語,有時真叫人招架不住.
不過無邪的天真笑容,真的會感染我這歐吉桑.
讓工作不再那麼單調,而且有一種不一樣的想法.

那種看來很即興,很隨意,很閒散的,
沒有強大野心和企圖心的童心生活態度,
帶給我們原本有些沈重的過熟生活一些小小驚喜,
就像苦悶了四十分鐘之後的下課十分鐘一樣珍貴.
這些輕微的喜悅,像電光火石一般,一次又一次的改變我們生活的態度與方向,
也使我們越來越珍惜這樣的輕生活哲學.





有老樹可以撒嬌的學校,真好!


太多使人們沈重的東西壓在我們的腦袋裡,
太多的人云亦云流傳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 
我們因此失去了獨立思考,觀察判斷新事物的能力,
也漸漸失去消化新知新經驗的好胃口,
花了太多力氣,太多精神,太多注意力去面對問題時,
反而有可能使問題變得更嚴重複雜。
這時候需要下課十分鐘,
把自己從沉迷和我執中拯救出來,
轉移一下注意力,讓自己有一個空間可以轉身,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或許在一瞬間問題就自己找到解答。

輕鬆自在不是逃避。
而是更有效,更有智慧的來面對人生中的困境。
讓自己喘一口氣,放眼周遭享受一下人生風景,
要走。。。後面的路還漫長著,急什麼哩~


菁寮國小的歷史動物們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九)




2010/1014  工作日誌

這天除了檢查金寶螺的存活狀況之外。
疏理第四池的莎草時,刻意保留三株水丁香。
第五池的部份區域,搬泥土來營造水濱推移帶。
並把原先的水生植物花盆移去,直接種在新土上。




1010施放的苦茶粕,
隔了四天之後,再度讓池水變黑冒泡.
黑黝黝的池水,如同原油一般靜滯而濃稠.
希望對猖獗橫行的金寶螺,
能有效阻止他們的再度進攻.

但沒有活水源的進帳,
終究只能靠泵浦引入圳溝的田水來解渴.
泵水的過程,實在很難預防,
是否會有微小的幼螺再度被引入水生池當中.






紅狐尾藻(紅羽毛草) (Myriophyllum tuberculatum Roxb.)








小莕菜的葉片上,仍有四天前不小心撒上去的苦茶粕








第五池是本區重點示範與觀察區,
因為他向陽,光線全天日照充足,水深僅十~廿公分,
很適合種植這類型的水生植物.

狹長型的池面,觀察容易,
池中的水草生長與水生昆虫,兩棲類的動物活動,
都可以一清二楚的詳細觀看.

大多數的沈水性水草及挺水性水草均種植在本池.
並搭配各種開花植物,可以吸引更多昆虫來此生活.









白鷺莞

白鷺莞(學名:Rhynchospora colorata )

別名:希望之光、希望之星

原產地:美國南部

莎草科,多年生挺水性植物,稈直立,株高僅有15~30公分。

葉:葉線形,基生,先端漸尖。

花:頭狀花序,頂生,苞片細長披針狀,下垂性,基部上端白色,小穗淡黃色,

整個花序宛如白鷺棲息於枝頭,極為雅致。

用途:適於水盆、濕地、水池栽培或盆栽。








台灣水蕹

全台灣現在能看到的地方只剩下台中縣清水鎮裡的幾塊水稻田,
因為這幾塊水稻田的主人在種植稻米時不施農藥,水蕹才能活下來!

水蕹的葉子很像另一種水生植物「眼子菜」的葉形,
不過水蕹的葉子比較柔軟,另外它有一顆很像芋頭的小球莖,
這些都是台灣水蕹的特徵喔!

還好現在很多植物園與學校都保留了它的物種,讓水蕹有了另一安身之處.


項目

內容

學名

Aponogeton taiwanensis Masamune

    根

根白色

塊莖棕褐色

葉叢生,長橢圓形,6~15cm長,2~5cm寬,先端鈍,基部心形,主脈1,側脈3,對生

生命週期

多年生

目前尚未發現開花

         分佈

台中縣清水鎮少數水田

備註

濱臨絕種








當接受了一定時間的日照之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會較明顯.
此時水中的溶氧量接近百分之百,氧氣開始以微小的氣泡方式出現.
有時會附著在水生植物的葉片上,或者以一串串排列有序的小氣泡向水面飄去






希望改天有機會,可以用潛水相機來拍拍生態池的水底世界








預計明年四月之後,再來放養魚蝦。
因為目前水草生長尚未茂盛,也可能再用苦茶粕來防治金寶螺。
所以等明天春天來時,
等水生植物生長穩定了,不怕金寶螺時,
再視狀況引入水生動物。





打算搬一個魚缸,去放到水池畔,先行繁殖某些孔雀魚及大肚魚
這是要用來防治蚊虫的.








至於台灣石鮒,就等冬天缺水期,再去圳溝找尋他們的蹤跡吧











END












2010/1016  工作日誌

當青蛙來敲門

新移植的水生植物緊抓住夏末的餘暉,努力生長時.
令人驚喜的小生命,也一同加入這小小水世界當中.




只有半馬力的水泵,溫柔的泵出涓滴細水.
怕珍貴的水資源太早滲入土地裡,
用廢棄的黃椰子葉鞘做成了引水的裝置.
把水直接引入第六池,
因為水量很限,頂多只能維持自給自足.
無法逆向傳輸到第五池的精華地段.真可惜.






沈澱的池水中,已經培養了相當不錯的生化過濾基泥.
在沒有施放苦茶粕的日子裡,池水透澈而明亮.







菁寮版的"神"騎"寶貝"
人與豬都想不到有這一天吧

這迷你粉紅豬,胖歸胖,扭力十足,加速時有貼背感.






在抽取溝水的時候,最怕把水溝中的間諜與不良份子給不小心抽入池中.
過濾水質用的肥料袋,在使用兩個袋子時,水流過濾流量尚可.
一旦用到三個袋子套在一起時,無法瞬間過濾,溝水就很容易溢流而出.






抽完水之後,看看過濾用的肥料袋內,滿滿都是幼螺.
只要讓他們跑兩三顆進到水生池,過幾個星期之後,
就又要搞得天翻地覆了.千萬要謹慎小心啊.

本年度烏山頭水庫即將在十一月十一日關閉嘉南大圳的水門.
所以十一月十一日之後,就要真正進入枯水期.
到時候要去那兒找水源來灌溉,是比較麻煩的大事情.








這天剛好是某校的校外參觀活動,
來菁寮墨林這裡辦戶外教學,剛好可以玩上一整天.
不但可以參觀農村博物館,
還可以吃一頓風味十足的割稻飯(牛牛拉牛車喔~),
到小學的參訪只是活動中的行程之一.

雖說如此,不過陳主任還是十分熱情的招待遠來客人.
很認真的介紹著菁寮國小的特色





來賓在生態池旁走馬看花繞了一圈.......

不知道大家有看到什麼碗糕嗎?

其實對這樣的”參觀”活動,我們也只能抱著尊重的態度.




只是主任比較辛苦.
例假日,他也不能好好休息,
還要這樣陪著客人到處閒逛,
講到嘴巴都乾了,不知道客人到底有沒有在聽?
或者說,吸收了多少?(嘆息~)








約莫十多分鐘之後,主人領著客人走了.
水生池又回到原本的清幽.
林間只有陽光撒落草地上點點光亮在晃動著.
微風輕輕吹送帶有泥土的香氣.





青蛙從莕菜間,
輕盈的爬了上來.蹲坐在翠綠之間.






正在拍攝的時候.
又有一隻較大的青蛙探出頭來,
扶著葉片,好奇的看著我.







香蒲間,有著不少昆虫在停歇.








水面上,水面下,有更多蠕虫和某些昆虫的幼虫在游著,爬著. 






銘哥,這條動個不停的,是什麼虫呢?
自從長大,不再在水溝中步巡之後,
已經好久沒有見過這種虫了






我覺得最棒的欣賞方式,
應該是先坐在這木枱上,吹吹風聽聽鳥嗚,
等到 心 完全靜下來,如同大樹的影子一般時。

再慢慢的走到水生池旁邊,
悄悄蹲下來,什麼話都不要說,
靜靜等著好戲上場。
























































































































這大千世界,將會給您許多許多的驚喜。
只要您肯把自己縮小,縮小到和蝗虫,和蜻蜓一樣的大小。
趴下的身體,與地平線齊高。




這時,一定可以像一個小小孩一般。
再度對這個再普通也不過的世界,充滿新鮮與好奇。

















期待黑眶來敲門吧。。。。。。。

謮看續集: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













2010年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 系列文章: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一)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二)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三)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四)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五)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六)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七)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八)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九)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一)



菁寮國小生態池變身大作戰(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