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隨〉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佛學散文,隨喜、隨業、隨順、隨緣。
「隨」字,意喻著生活上的輕鬆自在,不執著,不刻意,在隨順自然的生命中,達觀、樂天、開朗而知足。這是生命的學問,也是人們一輩子都在細細品味,甚至努力修習的學分。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忘了自己,也有時太過強調自己,忽略身邊週遭出現的一景一物。「每個存在都有它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它,不論順遂或困厄,不論歡喜或悲傷,人生的風景永遠是充滿著各種丰姿,以不同的面貌向你展示,都在在啟示著生命的可貴和不凡。
四隨 作者:林清玄
隨 喜
在通化街入夜以後,常常有一位乞者,從陰暗的街巷中冒出來。
乞者的雙腿齊根而斷,他用厚厚包著棉布的手掌走路。他雙手一撐,身子一頓就騰空而起,然後身體向一尺前的地方撲跌而去,用斷腿處點地,挫了一下,雙手再往前撐。
他一走路幾乎是要驚動整條街的。
因為他在手腕的地方綁了一個小鋁盆,那鋁盆綁的位置太低了,他一「走路」,就打到地面咚咚作響,彷彿是在提醒過路的人,不要忘了把錢放在他的鋁盆裡面。
大部分人聽到咚咚的鋁盆聲,俯身一望,,看到時而浮起時而頓挫的身影,都會發出一聲驚詫的嘆息。但是,也是大部份的人,嘆息一聲,就抬頭彷彿未曾看見什麼的走過去了。只有極少極少的人,懷著一種悲憫的神情,給他很少的布施。
人們的冷漠和他的鋁盆聲一樣令人驚詫!不過如果我們再仔細看看通化夜市,就知道再悲慘的形影,人們已經見慣了。短短的通化街,就有好幾個行動不便、 肢體殘缺的人在賣獎券,有一位點油燈彈月琴的老人盲婦,一位頭大如斗四肢萎縮攤在木板上的孩子,一位軟腳全身不停打擺的青年,一位口水像河流一般流淌的小女孩,還有好幾位神智紛亂來回穿梭終夜胡言的人......這些景象,使人們因習慣了苦難而逐漸把慈悲蓋在冷漠的一個角落。
那無腿的人是通化街裡落難的乞者之一,不會引起特別的注意,因此他的鋁盆長是空著的。他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有時故意來回迅速的走動,一浮一頓,一頓一浮......。有時候站在街邊,聽到那急促敲著地面的鋁盆聲,可以聽見他心底多麼悲切的渴盼。
他恆常戴著一頂斗笠,灰黑的,有幾莖草片翻捲了起來,我們站著往下看,永遠看不見他臉上的表情,只能看到那有些破敗的斗笠。
有一次,我帶著孩子逛通化夜市,忍不住多放了一些錢在那游動的鋁盆裡,無腿者停了下來,孩子突然對我說:「爸爸,這沒有腳的伯伯笑了,在說謝謝!」這時我才發現孩子站著的身高正與無腿的人一般高,想是看見他的表情了。無腿者聽見孩子的話,抬起頭來看我,我才看清他的臉粗黑,整個被風霜淹漬,厚而僵硬,是長久沒有使用過表情的那種。後來,他的眼睛和我的眼睛相遇,我看見了這一直在夜色中被淹沒的眼睛,透射出一種溫暖的光芒,彷彿在對我說話。
在那一刻,我幾乎能體會到他的心情,這種心情使我有著悲痛與溫柔交錯的酸楚。然後他的鋁盆又響了起來,向街的那頭響過去,我的胸腔就隨他頓挫頓浮的身影而搖晃起來。
我呆立在街邊,想著,在某一個層次上,我們都是無腳的人,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關愛,我們根本就沒有力量走路,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們見到了令我們同情的人而行布施之時,我們等於在同情自己,同情我們生活在這苦痛的人間,同情一切不能離苦的眾生。倘若我們的布施使眾生得一絲喜悅溫暖之情,這布施不論多少就有了動人的質地,因為眾生之喜就是我們之喜,所以佛教裡把布施、供養稱為「隨喜」。
這隨喜,有一種非凡之美,他不是同情、不是悲憫,而是因眾生喜而喜,就好像在連綿的陰雨之間讓我們看見一道精燦的彩虹升起,不知道陰雨中有彩虹的人就不會有隨喜的心情。因為我們知道有彩虹,所以我們布施時應懷著感恩,不應稍有輕慢。
我想起經典上那偉大充滿了莊嚴的維摩詰居士,在一個動人的聚會裡,有人供養他一些精美無比的瓔珞,他把瓔珞分成兩分,一分供養難勝如來佛,一分布施給聚會裡最卑下的乞者,然後他用一種威儀無匹的聲音說:「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約具足法施。」
他甚至警策的說,那些在我們身旁一切來乞求的人。都是位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境界的菩薩來示現的,他們是來考驗我們的悲心與菩提心,使我們從世俗的淪落中超拔出來。我們若因乞求而布施來植福德,我們自己也只是個乞求的人,我們若看乞者也是菩薩,布施而懷恩,就更能使我們走出迷失的津渡。
我們布施時應懷著最深的感恩,感恩我們是布施者,而不是乞求的人;感恩那些穢陋殘疾的人,使我們警醒,認清這是不完滿的的世界,我們也只是一個不完滿的人。「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得,我皆隨喜。如果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
我想,懷著同情、懷著悲憫,甚至懷著苦痛、懷著鄙夷來注視那些需要關愛的人,那不是隨喜,唯有懷著感恩與菩提,使我們清和柔軟,才是真隨喜。
隨 業
打開孩子的餅乾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隻蟑螂。
那蟑螂靜地浮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我看著這隻見到人不逃跑的蟑螂而感到驚詫的時候,突然看見蟑螂的前端裂了開來,探出一個純白色的頭與觸鬚,接著,牠用力掙扎著把身軀緩緩地蠕動出來,那麼專心,那麼努力,使我不敢驚動牠,靜靜蹲下來觀察牠的舉動。
這蟑螂顯然是要從牠破舊的軀殼中蛻變出來,牠找到餅乾盒的角落脫殼,一定認為這是絕對的安全之地,不想被我偶然發現,不知道牠的心理有多麼的心焦。可是再心焦也沒有用,牠仍然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先把頭伸出,把腳小心的一隻隻拔出來,一共花了大約半小時的時間,蟑螂才完全從牠的殼用力走出來,那最後一刻真是美,是石破天驚的,有一種縱躍的姿勢。我幾乎可以聽見牠喘息的聲音,牠也不並不立刻逃走,只是用牠的觸鬚小心翼翼的探著新的空氣、新的環境。
新出殼的蟑螂引起我的嘆息,牠是純白的幾近於沒有一絲雜質,牠的身體有白玉一樣半透明的精純的光澤。這日常引起我們厭恨的蟑螂,如果我們把所有對蟑螂既有的觀感全部摒除,我們可以說那蟑螂有著非凡的驚人之美,就如同是草地上新蛻出的翠綠的草蟬一樣。
當我看到被牠脫除的那污跡斑斑的舊殼,我覺得這初初鑽出的白色小蟑螂也是乾淨的,對人沒有一絲害處。對於這純美乾淨的蟑螂,我們幾乎難以下手去傷害牠的生命。
後來,我養了那蟑螂一小段時間,眼見他從純白變成灰色,再變成灰黑色,那是轉瞬間的事了。隨著蟑螂的成長,牠慢慢地從安靜的探觸而成為鬼頭鬼腦的樣子,不安的在餅乾盒裡騷爬,一見到人或見到光,牠就不安焦急的想要逃離那個盒子。
最後,我把牠放走了,放走的那一天,牠迅速從桌底穿過,往垃圾桶的方向遁去了。
接下來好幾天,我每次看到德國種的小蟑螂,總是禁不住的想,到底這裡面,那一隻是我曾看過牠美麗的面目,被我養過的那隻純白的蟑螂呢?我無法分辨,也不須去分辨,因為在滿地亂爬的蟑螂裡,他們的長相都一樣,牠們的習氣都一樣,牠們的命運也是非常類似的。
牠們總是生活在陰暗的角落,害怕光明的照耀,牠們或在陰溝、或在垃圾堆裡度過牠們平凡而骯髒的一生。假如他們跑到人的家裡,等待他們的是克蟑、毒藥、殺蟲劑,還有用牠們的性費洛姆做成來誘捕牠們的蟑螂屋,以及隨時踩下的巨腳,擎空打擊的拖鞋,使牠們在一擊之下屍骨無存。
這樣想來,生為蟑螂是非常可悲而值得同情的,牠們是真正的「流浪生死,隨業浮沉」,這每一隻蟑螂是從那裡來投生的呢?牠們短暫的生死之後,又到那裡去流浪呢?牠們隨業力的流轉到什麼時候才會終結呢?為什麼沒有一隻蟑螂能維持牠出生時純白、乾淨的美麗呢?
這無非都是業。
無非是一個不可知的背負。
我們拼命保護那些瀕臨絕種的美麗動物,那些動物還是絕種了。我們拼命創造各種方法來消滅蟑螂,蟑螂卻從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這也是業,美麗的消失是業,醜陋的增加是業,我們如何才能從業裡超拔出來呢?從蟑螂,我們也看出了某種人生。
隨 順
在和平西路與重慶南路交口的地方,每天都有賣玉蘭花的人,不只在天氣晴和的日子,他們出來賣玉蘭花,有時是大風雨的日子,他們也來賣玉蘭花。
賣玉蘭花的人裡,有兩位中年婦人,一胖一瘦;有一位削瘦膚黑的男子,懷中抱著幼兒;有兩個小小的女孩,一個十歲,一個八歲,偶爾,會有一位背有點彎的老先生,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也加入販賣的陣容。
如果在一起賣的人多,他們就和諧的沿著羅斯福路、新生南路步行擴散,所以有時候沿著和平東西路走,會發現在復興南路口、建國南路口、新生南路口、羅斯福路口、重慶南路口都是幾張熟悉的臉孔。
賣花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他們都是非常和氣,端著用濕布蓋好以免玉蘭枯萎的木盤子從面前走過,開車的人一搖手,他們絕不會有任何瞋怒之意。如果把車窗搖下,他們會趕忙站到車窗口,送進一縷香氣來。在綠燈亮起的時候,他們就站在分界的安全島上,耐心等候下一個紅燈。
我自己就是大學教授、交通專家所詛咒的那些姑息著賣玉蘭花的人,不管是在什麼樣的路口,遇到任何賣玉蘭花的人,我總是忘了交通安全的教訓,買幾串玉蘭花,買到後來,竟認識了羅斯福路、重慶南路口幾位賣玉蘭花的人。
買玉蘭花時,我不是在買那些清新怡人的花香,而是買那生活裡辛酸苦痛的氣息。
每回看到賣花的人,站在烈日下默默拭汗,我就憶起我的童年時代為了幾毛錢在烈日下賣枝仔冰,在冷風裡賣棗子糖的過去。在心裡,我可以貼近他們心中的渴盼,雖然他們只是微笑著挨近車窗,但在心底,是多麼希望,有人搖下車窗,買一串花。這關係著人間溫情的一串花才賣十元,是多麼便宜,但便宜的東西並不一定廉價,在冷氣車裡坐著的人,能不能理解呢?
幾個賣花的人告訴我,最常向他們買花的是計程車司機,大概是計程車司機最能理解辛勞奔波的生活是什麼滋味,他們對街中賣花者遂有了最深刻的同情。其次是開小車子的人。最難賣的對象是開著豪華進口車,車窗是黑色的人,他們高貴的臉一看到玉蘭花販走近,就冷漠的別過頭去。
有時候,人間的溫暖和錢是沒有關係的,我們在烈日焚燒的街頭動了不忍之念,多花十元買一串花,有時在意義上勝過富者為了表演慈悲、微笑照相登上報紙的百萬捐輸。
不忍?
是的,我買玉蘭花時就是不忍看人站在大太陽下討生活,他們為了激起人的不忍,有時把嬰兒也背了出來,有人批評他們把孩子背到街上討取人的同情是不對的。可是我這樣想:當媽媽出來賣玉蘭花時,孩子要交給保母或傭人嗎?當我們為烈日曝曬而心疼那個孩子,難道他的母親不痛心嗎?
遇到有孩子的,我們多買一串玉蘭花吧!不要問什麼理由。
我是這樣深信:站在街頭的這一群沉默賣花的人,他們如果有更好的事做,是絕對不會到街上來賣花的。
設身處地的為苦惱的人著想,平等的對待他們,這就是「隨順」,我們順著人的苦惱來滿他們的願,用更大的慈和的心情讓他們不要在窗口空手離去,那不是說我們微薄的錢真能帶給賣花的人什麼利益,而是說我們因有這慈愛的隨順,使我們的心更澄澈、更柔軟,洗滌了我們的污穢。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我買玉蘭花的時候,感覺上,是買一瓣心香。
隨 緣
有一位朋友,她養了一條土狗,狗的左後腳因被車子輾過,成了瘸子。
朋友是在街頭看到這條小狗的,那時小狗又髒又臭,在垃圾堆裡撿拾
食物,朋友是個慈悲的人,就把牠撿了回來,按照北方的習俗,名字越俗賤的孩子越容易養,朋友就把那條小狗正式命名為「小瘸子」。
小瘸子原是人見人惡的街狗,到朋友家以後就顯露出牠如金玉的一些美質。牠原來是一條溫柔、聽話、乾淨、善解人意的小狗,只是因為生活在垃圾堆,牠的美麗一直未被發現吧。牠的外表除了有一點土,其實也是不錯的,牠的瘸,到後來反而是惹人喜愛的一個特點,因為牠不像平凡的狗亂縱亂跳,倒像一個溫馴的孩子,總是優雅的跟隨牠美麗的女主人散步。
朋友對待小瘸子也像對待孩子一般,愛護有加,由於她對一條瘸狗的疼愛,在街閣中的孩子都喚她:「小瘸子的媽媽。」
小瘸子的媽媽愛狗,不僅孩子知道,連狗們也知道,她有時在外面散步,巷子裡的狗都跑來跟隨她,並且用力的搖尾巴,到後來竟成為一種極為特殊的景觀。
小瘸子慢慢長大,成為人見人愛的狗,天天都有孩子專程跑來帶牠去玩,天黑的時候再帶回來。由於愛心,小瘸子竟成為巷子裡最得寵的狗,任何名種狗都不能和牠相比。也因為牠的得寵,有人以為牠身價不凡,一天夜裡,小瘸子狗被抱走了,朋友和她的小女兒傷心得就像失去一個孩子。巷子裡的孩子也惘然失去最好的玩伴。
兩年以後,朋友在永和一家小麵攤子認到了小瘸子,牠又回復在垃圾堆的日子,守候在桌旁撿拾人們吃剩的骨肉。
小瘸子立即認出牠的舊主人,人狗相見,忍不住相對落淚,那小瘸子流下的眼淚竟滴到地上。
朋友又把小瘸子帶回家,整條巷子因為小瘸子的回家而充滿了喜慶的氣息,這兩年間小瘸子的遭遇是不問可知的,一定受過不少折磨,但牠回家後又恢復了往日的神采。過不久,小瘸子生了一窩小狗,生下的那天就全被預約,被巷子裡,甚至遠道來的孩子所領養。
做過母親的小瘸子比以前更乖巧而安靜了,有一次我和朋友去買花,牠靜靜跟在後面,不肯回家,朋友對牠說了許多哄小孩一樣的話,牠才脈脈含情的轉身離去,從那一次以後,我再也沒有看過小瘸子了,牠是被偷走了呢?還是自己離家而去?或是被捕狗隊的人所逮捕?沒有人知道。
朋友當然非常傷心,卻不知道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可以再與小瘸子會面。朋友與小瘸子的緣分又是怎麼來的呢?是隨著前世的因緣,或是開始在今生的會面?
一切都未可知。
但我的朋友堅信有一天能與小瘸子再度相逢,她美麗的眼睛望著遠方說:「人家都說隨緣,我相信緣是隨願而生的,有願就會有緣,沒有願望,就是有緣的人也會錯身而過。」
———選自《鳳眼菩提》(九歌,一九八七)
從小地方著眼
回覆刪除一草一木
一塵一沙都有它的意譽
人們每天忙著填滿生活的隙縫忘了停下腳步喘息
廳空間的聲音
聽自個心跳的聲音
.........若說悲天憫人太過自大
其實我們只是默默的在一腳
看著人生起起落落
有如晨露太陽出來
他就消失了............多多的自我省思
有助於自己開心快樂
更願意付出關懷...是這樣吧
我是這樣想也很樂於及時這樣做...與小張哥哥共勉之 @};-
謝謝小辣椒的分享 ;)
刪除能夠看透一切的凡人太少了
這娑婆世界,真讓人痴迷呀
2/16今天好像全台國中小都要上課,無意間在上課中劃出一個作品 看看吧http://www.wretch.cc/blog/rrt2854948p6/15506019 :P
回覆刪除德馬畫得很有味道喔~~~
刪除很讚很讚!! =D> =D>
深入人心的故事。
回覆刪除小魚如有回後壁
刪除找時間去找候老師玩吧 :P
啊~~~~ 隨便啦
回覆刪除人爽就好
刪除要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