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時分,我們走了一段長長黑黑的山路,回到了三鄰的教會,這裡的活動也差不多接近尾聲了
同樣準備了熱食和火盆,但沒有像開闊場地那般的風大寒冷,多了一股火的溫暖氣味
早知道,應該早一點把小朋友帶來這兒參加活動才對.
同樣的跨年夜,同一個部落裡,一北一南的活動,性質卻相差很多.
相對於一鄰的勁歌熱舞,三鄰的活動就內歛很多.
教會在午夜之前有才藝活動表演及美食品嚐,
現在則是由部落裡的長老及老村長,口訴 珈雅瑪的歷史及典故,
很多年輕人,在營火的餘光中,細細的聽著部落裡的傳奇故事.
有鄒語,也有同步翻譯,我好後悔沒有早一點來這裡.坐下來聽茶山故事
昏黃的光線,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好長,
連狗兒也鑽入人群裡,乖乖的躺在主人腳旁打盹
白白的煙,緩緩的飄起來.隨著喃喃的鄒語,消逝在夜空中,很浪漫的感覺.
茶山村地名的由來(以下相關資料取自網路)
我們居住的茶山村在1762年到1940年這段時間都沒有人住在這裡。 傳說很久以前居住在這裡的是「達古布亞努族」(是鄒族的姓氏),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族群突然消失了,他們稱這裡為「珈雅瑪麻拿」(Ca Ya Ma Vana ),鄒語中「山腰上的平原」之意。
後來日本人來了,把這裡當作牧場,因為嫌原本的名字太長了,就把這裡改叫做「珈雅瑪」。
最後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因為「珈雅瑪」和日語中的「茶山」同音,所以就改稱為「茶山」。
之前,茶山村是沒有人居住的。很久很久以前,這裡居住了鄒族古老社群之一達古布亞努社群。後來他們消失了,聽說是他們社群裡面發生了爭鬥,讓神靈不高興,所以神要懲罰他們,讓他們生病。這裡有很多很多的傳說,聽說晚上會有達古布亞努人的靈魂出沒。漸漸的,沒有人敢住在這裡。 後來,因為附近的達邦、特富野地區人口愈來愈多,土地耕種愈顯不足。在一九四七年,第一批的鄒族人在鄒族第一位鄉長「高一生」的鼓勵下,來到茶山居住開墾。聽老人家說,那時候他們還會看到達古布亞努人的靈魂,他們最喜歡戲弄胡鬧的人了。
慢慢的,布農族也來到茶山。最慢來的人是漢族。 剛開始開墾的時候,大家生活普遍困苦,但是大家仍本著一顆願意互相幫助的心,不分族群,守望相助。例如,有人受傷,大家不分彼此的幫忙抬擔架;大家一起挑水,或用竹子接成水管取水;並且在『保密防諜』的時代,大家還會輪流守夜,做『冬防』的工作。
一開始在茶山上面的生活,最困難的地方在交通與語言問題。因為當時還是石子泥巴地,而且對外的道路都很危險,一不小心,他們就會掉下去。老村長也提到,他們還因此發生了不少的笑話。交通工具也不普及,都是需步行至澐水搭公車到嘉義,才能買到一些生活必需品。另外,在語言上,三個族群各自有自己的語言,彼此不相通。即時當時的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日語為國語,但是對於年長的老人家,還是得用他們習慣的話。
http://www.epochtimes.com/b5/4/5/13/n538255.htm
茶山札記 5/13/2004 大約從這時候,禹海老師,他開始了一步一腳印,記錄茶山的工作
作者﹕禹海
--------------------------------------------------------------------------------------------------------------------------------------
從早年的羊腸小徑到目前的柏油路面,由昔時的原、漢劃居至現今的融洽為鄰,茶山村民胼手胝足相互扶持的共同走過困頓歲月……
在台灣的原住民中,鄒族與布農族是屬於高山的族群,分據於玉山山脈兩側。而一般所言的鄒族,泛指的是座落於嘉義縣阿里山鄉的北鄒,其內分有達邦與特富野兩大社,由此兩大社又分轄六個村落(註),而中茶山村是隸屬達邦社所轄出的一個小社,也是整個阿里山鄉中最南端亦最接近平地的一個村落。
相傳最早居住於茶山的係一支名為「達固布亞努」的族群,他們自稱其地為「Ca Ya Ma Va Va」語意是「半山腰的平原」。至日據時代就只簡稱「Ca Ya Ma」三音,到國民政府遷台後即依此音意而直名為「茶山」。
無分族群 和睦相處
目前居於茶山的村民,多是在民國四、五○年代由各地遷徙而來,主要來處有同是阿里山鄉的豐山村與里佳村,以及相鄰的高雄縣三民鄉。遷徙的原因有天然災害、謀求發展、親友轉介等因素。所以現今的茶山村也可說是一個由先後移民共組而成的村落,亦而緣於此因,村人皆能相互體恤、尊重而無分族群的彼此和睦相處。
海拔由三八○公尺沿升而上一七六○公尺的茶山村,全村面積計二千五百公頃,居民60%是鄒族、30%是漢族,另有10%是布農族。現今村民約有四百五十人,然有近半因工作關係居於外埠。茶山村內共分五鄰,除第三與第四鄰緊密相連外,其他各鄰都各守一方,其中居於山嶺間的第二鄰是由各散戶而成,而第五鄰則又以漢人為主。
由土地開墾的脈絡以及挖掘出土的石器中,可以追溯冥想「Ca Ya Ma Va Va」先民的作息,由之併生而出的穿鑿附會傳說,無異更平添了山腰平原幽煙中的奇情與淒美。
於流轉的歲月裡,人與地總是這般的纏綿糾葛,也讓風簷不歇的傳唱著古老的耳語,而那一度曾是放牧的蔓荒之地,如今已蛻變成人間的淨土。
濃蔭綠樹 鳥語花香
從早年的羊腸小徑到目前的柏油路面,由昔時的原、漢劃居至現今的融洽為鄰,茶山村民胼手胝足相互扶持的共同走過困頓歲月,而於相互疼惜的心景中,村民也已聚凝共識,人人都樂為村中的一員,也都願意為茶山的前景而相攜戮力。
於一路蜿蜒群山相綿的阿里山鄉中,上蒼賜與茶山村人一片平坦腹地,讓村民得以休養生息耕作不輟,復且於農村轉型之際,得以妥切有效動用人力、運用資源,結合內外之功,拓展出獨有的人文生活空間,而致能在富麗農村的產業文化中獨樹一幟。翻閱茶山的演進史,不啻猶如一篇麻雀變鳳凰的歷程,然而倘無村人上下共同的攜手努力,則斷無今日之茶山風貌與天空。
就在先天與後天的默契配合下,如今的茶山無處不是濃蔭綠樹,無處不是鳥語花香。自然、生態與人文美麗的在此融合薈萃,引領著不同週休的遊憩人士,也漾蕩出不由要讓人吟詠的人間詩篇。
茶山的美,不僅在其環境,更重要的是由土地與人民結合而出的在地人心,那樸質的人心,是敲動這片大地樂篇的音符,也是幻化天際顏色的彩筆。
附註:
由達邦社分出里佳、山美、新美、茶山四村。由特富野社分出樂野、來吉二村。──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平安的夜,喜樂的夜,浪漫的夜,令人難忘的一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