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7.12 烏樹林名物 SL370

2009/07/05
離開野銀的前一天,太陽落下海平線之時,
懊熱的白天也走到了尾聲,
刻意不安排去處,也不打算訪問友人,
此時若坐在涼台上看著海面漸漸染成金黃,
天黑之際將讓人心慌.
選擇走向大的灣澳,
讓一波接著一波而來的海浪,
渲洩心中無處可以傾訴的離情
小孩終於學會了不再向大海扔石頭,
而寧可靜臥或坐在鵝卵石海灘上,
在陣陣拂面的海風裡.
感受白天殘留在石頭上的溫熱,
看著天,望著海,聽著海濤低吟,
享受這人生中難得的清閒.
平日少有遊客下來嬉鬧戲水,
通常只有下午第三.四節的時候,有小朋友來此游泳.
如今在暑假的旅遊旺季裡,這片寧靜石頭灘也有了陣陣歡笑.
說不定,改天,這裡也要變得像東清灣那般熱鬧了
曾淵富的釣竿.
驕傲的朝著天空,
他是我數年前在野銀所認識的第一位年輕藝術家.
只見魚竿不見人,
阿嵐曾說過,
在這裡釣魚,須要游泳數百公尺遠,
把釣勾和魚餌帶著遠遠的海上,放長線才有大魚.
我還記得曾淵富他用手比劃浪人鰺遊泳時的那股模樣.
魚竿旁是他精心製作的魚槍,
小心翼翼的用衣服遮蓋著槍身,只露出帶著倒勾的尖端,
看來,今天晚上他有得忙一陣了
雅美的男人,在陸上累了煩了~
還有一處幽靜海底可以忘卻煩惱,真好!!
天上的浮雲,淘氣的遊移著.
好像趕著回家的孩童,想在黃昏之前回到可愛的家
你們的家在那兒?
是入夜後,一片銀色月光的海面上嗎?
走著晃著,難免開始挑著毛病.....
美麗的石頭灘,在某些地方不大美麗.
有心人來這裡收拾殘局,忘了帶走它的重要性,
為了方便,放一把火,留下了被紋身的石頭
各種小片玻璃片,保麗龍,鐵罐,包裝袋,烤肉後的殘局,煙盒.
大家無心隨手一扔,於是這塊聖地就變得越來越不可愛.
下一次回去,我要帶一個大垃圾袋,
把這些惱人的,殺風景的雜碎,可怕的玻璃,討厭的垃圾.
全撿走,還給有靈性的海岸一個清新的面容
抬著頭,天色正慢慢變暗
剛是回去的時候了,
老人家煮好了飯,正等著我們回去吃呢
前進號....加油!!
註:
中名-銀膠菊
學名-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英名-不詳
科別-菊科(Compositae)
屬別-銀膠菊屬(Parthenium)
花期-4月~10月
果期-5月~11月
繁殖力超強 遍地開花
銀膠菊原產南美洲熱帶,生長在海濱開闊及低海拔的荒廢地,國外文獻未見其往山區攀爬,但黃士元調查,南投仁愛鄉九百公尺及高雄桃源鄉七百公尺山區,銀膠菊都能滿地開花,可見得其環境適應性相當強,而他也認為,銀膠菊有潛力爬上一千公尺以上山區。
尤其銀膠菊一年四季都會開花,每五公分就會分枝,其植株可長超過一公尺半,甚至兩公尺,生長繁殖速度相當快,隨著廢耕地越來越多,成為外來種植物擴散的溫床,也為銀膠菊提供了很好的「出路」。
銀膠菊含有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化學成分
能干擾其他作物生長 此為植物之間「相剋作用」 這也是銀膠菊蔓延快速的原因之一
農委會雖然持續監控,但至今尚未提出砍除計畫,墾丁國家公園鑑於其在園區內蔓延,去年自發性清除銀膠菊。黃士元認為,除農政單位努力外,衛生單位也應調查其對國民健康的危害,並提醒民眾注意。過去就有不少不知情的民眾,把銀膠菊當成滿天星摘回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