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板頭社區 北港線之保存



1941年嘉義附近鐵道路線圖 摘錄自維基百科




由嘉義交流道方向往西而來,從高鐵的下方,轉進入右邊的小路,
便可到達板頭社區與板陶窯。
延著北港線的舊鐵道而行,沿途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出現頗富創意的藝術裝置,
像是樹立枕木所形成的「大川詩道」及一隻隻的「白鷺鷥」,
這些白鷺鷥就是板陶師傅所製作的馬賽克造形拼貼。







這大川詩道,與鹽水的台灣詩路,在景觀上有些許類似.
台灣詩路有木棉道加持.
不過板頭厝這兒因為有舊鐵道歷史經過,感覺氣質上略勝一籌.

台灣詩路官方網站



糖鐵其實不用怎麼去花錢裝飾,種花種菜兩相宜.
他深入中南部民眾的生活,歷程長達一世紀,
早就深入平凡百姓.與黎民生活融為一體,
如今荒廢,應當把空地返還給當地住民來做綠地,或者休憩.
保留原來的鐵道設施,讓後人永遠感懷.




馬賽克拼貼的水牛,拉著牛車,走在五分車鐵道上


這個小小的村子內,有頂菜園鄉土館、舊河道土豆乾(黃水水的文化工作室)、
二級古蹟水仙宮,板陶窯交趾及陶華窯剪黏文化園區,
其所生產的素材供應著台灣各大小廟宇的剪黏裝飾材料。
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再配合在地多元景觀,讓板頭社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小藝術村。

頂菜園鄉土館網站




在板頭厝車站這個入口,一邊是老車站再造,一邊是水牛拉車.
另一邊則是小廟與板陶窯,
讓初次到訪的客人差一點不知道要怎麼逛下去,
只能讚嘆這板頭社區的元素真的太豐富了.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詳細介紹


                               台灣虎拍攝   

因為時間不夠,我們把板頭厝的板陶窯,留待下一回再來參觀。




先來跟著舊北港線走一回吧




花海背後的高堤,即是北港線的路基。




進到村子,會看到台糖舊鐵道由南向北貫穿於整個村莊,
這段鐵道早年是貫穿嘉義與雲林,扮演重要的運輸任務,直到民國71年才功成身退。
其後政府在民國87 年時想將跨越北港溪的復興鐵橋拆除,在地方文史團體的奔走下,
加上古笨港文化遺趾(崩溪缺)的搶救考古發掘工作的進行,
鐵橋才得以被保存下來,並於民國 90年正式登錄為嘉義縣歷史建築。




北港線在 灣仔內 開始慢慢爬升,在村莊內緩緩上升直到爬上了北港溪堤防




花海鐵道的另一端是小小村庄,安安靜靜的座落在一方方水田之中



在鐵道上攜手往前行.

想像著同樣位置上,卅多年前的車窗外景緻如畫.

這條路線如果可以保存下來,今天肯定是響噹噹的動人鐵道旅遊路線.
鐵道旁種植著「苦楝」,美麗優雅的台灣原生樹種。
冬天海風凜冽,一般樹木生長不易,而苦楝這一台灣原生種的樹木卻能生長得最好。
它春天會開出白花,夏天則為綠葉,秋天則結成黃色果實,
入冬後全樹呈現枯枝的假死狀態,以待來春再放花蕊。



<<越堤大壁畫「苦楝」的詳細說明>>


藝術介入空間需要有好的案例來詮譯,
而越堤大壁畫以社造的方式為起點,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感的設計,
柔性地將藝術帶入公共空間,正可為『藝術介入空間』下一個最佳的註解。

這道堤防之後,即是全台灣最長的五分車鐵橋:復興鐵橋

請點閱 相關文章:復興鐵橋



往回走。
夕陽餘暉中,重建的板頭厝車站閃閃生輝著。



一條不再有火車經過的舊鐵道,
串起了一個個美麗而感人的故事,
在地力量主導的社區改造,把最動人的音符譜成了歌曲。
就像把一首老歌,用不同的方式重新詮釋,
讓懷舊的人,可以緬懷,
使追新的人,可以沈醉。



那些還有舊鐵道經過的鄉鎮,
那些正在拆除舊鐵道的村莊,
所有想要爭取地方規劃案的設計公司。
能不能先停下拆除或者覆蓋鐵軌的動作,
來這裡瞧瞧?



板頭厝車站依原貌重建作為觀光用途。
下一站 灣仔內車站則於原址建立紀念亭。


保留下軌道,不只留下糖業歷史,也留下了在地的情感。
也許也為以後的復駛留下一點點........希望。

有了軌道,火車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呀。




春假的家庭作業,再完成一個章節。


 
上圖之黃線部份即為 北港線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北港線



6 則留言:

  1. 尖叫啊~~~~~~~~ :)) :)) :))

    好美呀....
     
    一定要帶我媽去走走,我媽雲林人呀~~~~ =D>

    感謝小張,總是讓我再一次看見美麗的台灣。 :x

    回覆刪除
  2. 板頭厝很多人很用心

    回覆刪除
  3. 上次去看只有一頭馬賽克牛,又多了兩頭,創造力旺盛ㄚ,土溝要加油了.

    回覆刪除
  4. 讚讚讚~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地居民高掛招牌,希望小火車再回來....

      這樣的心聲.....系金A嗎?

      或是另一種意識型態的延續?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