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其他糖鐵客運路線,定期營業線北港線事實上也是數段糖鐵路線相啣而成。
其中北港=嘉義間稱為嘉義線、虎尾=北港間稱北港線。
官方資料及時刻表中,兩段合稱仍為北港線[1],當年亦有嘉義虎尾間的直通列車。
兩段路線通車於日治時期1911年,
當時大日本製糖五間厝(今虎尾)= 北港間、北港製糖北港=嘉義間先後通車,
但分屬不同製糖會社,在北港也有各自之車站、路線不互通。
1915年東洋製糖承接北港製糖之事業。
1927年,東洋製糖又併入大日本製糖,而後進行路線整併、車站合一之工程。
1942年 - 北港=灣仔內間北港溪橋沖毀,
當時正有列車經過遂翻落溪中,造成數十死傷。
稍後設立假北港臨時乘降場(戰後改稱南北港車站)作為北港端點站。
1945年二戰結束,日人資產由台灣糖業接收。台灣糖業承襲原有路線,
1951年修舊北港溪橋(現名復興鐵橋)、列車恢復行駛至北港。
稍後又開行例如虎尾嘉義間直通車、配合當時北港進香參拜媽祖之熱潮,
戰後1960年代全盛期北港嘉義間每日載客約五、六千人[2],
平時1日22往復[3]、旺季可達32往復[4]。唯公路交通發達後,
1972年停辦虎尾北港間客運、1980年北港嘉義間僅剩1日3往復。
[5]1982年全線停駛客運,至此臺糖定期客運營業線走入歷史。
以上北港線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北港線 在 灣仔內 開始慢慢爬升,在村莊內緩緩上升直到爬上了北港溪堤防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笨港考古園區」水泥,鋼鐵與玻璃組合而成的三角型建物
古笨港遺址變身為「古笨港考古園區」,
這座仿十三行博物館外觀的地標性的景觀牆,矗立於北港溪南岸的花海菜田中。
三角型的建築雖然巨大,但讓人覺得驚訝的是卻不顯得突兀.
因為緊臨著北港線鐵道,反而給人一種十分新穎的火車站幻想錯覺.
不禁想像著,當老柴油客運車遇上新式車站時的一種時空錯亂美感.
再加上這樣純樸美麗的農村地景,還有橫跨在北港溪上,那彎曲的鐵橋,
如果真有這麼一條觀光路線,那真可以說是台灣鐵道界的一大絶景呀!
一走上堤防,就可以看到在眼前似乎無限展開,向前延伸的北港溪鐵橋。
現今編列於雲林縣21個歷史建築之一的北港溪復興鐵橋,
當年的任務,主要聯繫北港到嘉義的交通,
長878.63公尺,RC排架76座,工字樑組合鋼梁74孔,下承式鋼樑板 2孔,
為目前台灣糖鐵五分車鐵橋中最長者,弓形彎曲鐵路橋樑,極為稀有,
在當時除了運送甘蔗原料之外,也肩負輸送農產品、生活用品等任務,
更是沿線居民出 入、學生上下課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時空背景 請看參考資料1)
走在這樣的鐵道上,心情是感動的.
嘉義縣這邊如此用心的整建,維護著歷史建物,
而雲林縣那頭,鐵橋依舊是爹不疼娘不愛,真叫人唏噓啊!
己經懸空走過一次東山線的鐵橋,
這回再怎麼大膽,都不願再嚐試一次那種走鋼索的滋味了.
快過年了,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妥當.
溜下堤防,沿著北港溪河床上的農用便道,
可以來到鐵橋的一旁,用另一種不同的角度來欣賞它.
橋旁一棵棵沒有葉子的喬木,就是苦苓(苦楝).
跟著鐵橋走,約莫數十分鐘後.
即可來到北港溪旁,冬天的枯水期,讓北港溪溫柔許多!
婉約的溪水流經此處,細白的砂洲對著遊人亮晃晃的直招手.來玩來玩~
@ 斷橋94年9月的模樣 BY 郭長成老師 @
@ 97年北港溪鐵橋垮下來 相關報導 @
站在鐵橋下,除了視覺的震撼以外,心情也隨之起伏不停,
71年停止營運時,剛好是國中時期,那時我的父母親怎麼沒有帶我來坐坐北港線呢?
別說北港線,就連烏樹林線的糖鐵客運車,我有沒有坐過,自己都完全沒有印象了,
事隔那麼久,沒有相片來輔助記憶,很多事情是沈封在腦海的深處.
也許一輩子都記不起來了.
小時候對火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過年要回苗栗,坐普通車,月台上人山人海,
每一次父母總會細心交代著,等一下你和弟弟要去佔座位,不然要一路站回去苗栗.
然後我們就被高高舉著,越過等車的人群上空,被塞入普通車的窗戶裡.
一進入車廂中,趕緊把包包行李往椅子上一擺放,整個人就站在座墊上,
佔據著這塊神聖領土,宣佈這兩兩相對的綠色塑膠皮椅,己經是我們家的.
閒人勿入.直到父母親擠入車廂,帶著微笑走向我們.這保家衛國的任務才算結束.
當然,小朋友是不可能呆呆坐在座位上的,不是跪著面向窗外看風景,
就是在擁擠的車廂內,動個不停,像全身有虫在爬一樣.
從列車的最後一節,跑到最前面一節,等到火車靠站,跳下車在月台上狂奔,
再跑回最後一節車廂,週而復始的這樣一直玩著.
那時載著我們的可是黑嚕嚕的蒸汽火車頭耶...
當我們把這樣的鐵道往事訴說給孩子聽時,他們總是睜大了眼睛,露出羨慕的表情.
從南部到苗栗的普通車車程,大約需要一整天的時間,
坐到都可以把所有大大小小的車站名字背下來了,
有時停靠大站,要待避交會列車,那就可以在月台上大玩特玩一番,
玩到月台鈴聲響起,火車要走了,還有那特有的汽笛聲,這才追著己經開始移動的車廂
抓著門把,跳了上車,掛在門邊看那越來越快的景緻,吹著風,心裡痛快極了.
特別是經山線往北的班次,普通車在泰安車站,有時一停都是一個鐘頭以上,
看那山嵐飄來,覆蓋整座車站,火車頭在煙雨濛濛間,不斷的冒著煙,
真的超好看,小時候的我們,不懂什麼叫做”美”,
但就是覺得這樣的火車頭,這樣的山裡小站月台景色,超級美.
可以說每一年,都期待過年時坐上這樣一整天的火車,畢竟一年只有一次機會.
舊山線除了火車走起來份外吃力,時間拖得特別久以外,風景真的太特殊了,
火車不斷的穿梭在山洞與鐵橋之間,忽明忽暗,過橋時,那隆隆的聲響迴蕩在山谷間,
我們總愛把頭探到車廂之外,看著前方迎面而來的山洞,
張大了嘴,黑色的深喉嚨,好似把整列火車吞噬掉,
進山洞前,火車會鳴汽笛,這時就要快一點把頭縮回來,
因為再來從車頭那一邊,會飄來很多煤屑黑煙,萬一掉到眼睛裡,會痛到哭出來.
這時的車廂是灰暗的,連日光燈都閃閃爍爍,
空空!空空!是鐵軌的聲音.突突!突突!是火車頭的喘息,
吱吱!吱吱!尖銳聲是磨擦軌道的聲音,當然還有車廂與車廂不斷互撞的節奏,
那是多麼美妙的打擊樂呀.
當大人折騰了一天,小孩也瘋了一整天,下了火車,風塵僕僕回到大伯家時,
堂哥就會用鼻子不斷的嗅著我們的身體,然後說:全身都是火車的味道!
現代的小孩,要體驗這種全身都是”火車味道”的機會,真的是難上加難了.
這款火車的味道,您可曾經聞到過嗎?
睹鐵橋 思火車........................
@ 請看另一座斷橋:夢幻般的秘境 東山線急水溪鐵橋 @
參考資料1:
北港溪橋的過往歷史
- 1911年(明治44年)5月28日 - 大日本製糖五間厝=北港間運輸營業開始,設立五間厝、土庫、糞箕湖、元長、北港等站。[6]
- 1911年(明治44年)8月30日 - 北港製糖嘉義=北港間運輸營業開始,設立嘉義、北社尾、牛斗山、新港、板頭厝、北港等站。[7]
- 1912年(明治45年)2月3日 - 北港製糖設置菜公厝乘降場[8]
- 1915年(大正四年)5月16日 - 北港製糖會社其鐵道三線(嘉義北港間、北港下口湖間、后里庄大甲間)及其製糖事業讓渡予東洋製糖會社[9]
- 1915年(大正四年)10月31日 - 大日本製糖設置頂藔乘降場[10]
- 1916年(大正五年)11月19日 - 大日本製糖增設大墩仔、新街庄乘降場[11]
- 1920年 - 行政區實施五州,地名亦多變革。站名變更計新港→新巷、新街庄→新街、元長→龍岩、頂藔→元長、子茂庄→子茂、糞箕湖→奮起、大墩仔→大屯、五間厝→虎尾。
- 1927年(昭和2年)7月 - 東洋製糖併入大日本製糖
- 1942年 - 北港=灣仔內間北港溪橋沖毀,設立假北港臨時乘降場。
- 1943年 - 大日本製糖更名大日本製糖興業株式會社
- 1945年 - 台灣糖業接收日人資產
- 戰後 - 假北港更名南北港、新巷恢復原名新港。
- 1951年 - 北港溪橋修復,訂名復興鐵橋
- 1972年 - 虎尾=北港間結束客運,列車僅行駛北港=嘉義間
- 年月日不明 - 菜公厝車站更名中洋車站
- 1982年8月17日 - 全線客運廢止
參考資料2:
1977年11月的嘉義糖鐵車站寫真
白河後壁東山人要多努力。
回覆刪除這我最愛的橋,我爸媽小時候都搭過北港線列車,就連我阿嬤也搭過呢
回覆刪除媽媽還說當火車爬上鐵橋時,由窗或往下看蠻恐怖的 :D
我這一生早就錯過搭北港線的機會了,如果我在早一點出生就好了
回去請爸爸媽媽努力回憶一下坐車的情景和小故事,
刪除然後把這些故事詳細的記錄下來,和同好分享
這可是身為鐵道迷不可以不做的考古工作喔.
至於你出生的時間,錯過了北港線的營運
這就要怪,你的雙親太晚結婚生子了... :))
開開玩笑不要生氣
這文章末段有連結嘉義糖鐵車站的相片
您有去看一下嗎?很棒的老相片喔 =D>
讚啦~~
回覆刪除是啊...可惜橋斷了,沒有人修.
刪除八八水災之後,高雄大樹"救"(舊)鐵橋~繼續躺在下淡水溪的河床上.不知情的人還以為http://www.wretch.cc/blog/chiuhsing背後的鐵橋是完好的勒!用講的比較快.
回覆刪除跟現今所看完全都不太一樣嘞
回覆刪除真的有變化這麼大嗎?
刪除這條復興鐵橋,要再看到火車開過去
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的了......
令人感傷的古蹟
現在看到鐵橋是修復後被架上鐵枝架的橋(由嘉義這邊看),因時間有限所以也無法細細去體會,是否整條橋都已被維護就不得而知嚕!我還是喜歡原來的樣貌,較有歲月的痕跡
回覆刪除:-?
刪除改天,我也來去瞧瞧看灬
謝謝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