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牛山 燒火炭(二)準備燒木炭





這篇相片是九十七年十月十四日下午拍攝.
主要是接續十月十四日上午的工作,
早上將窯中已燒成的木炭取出,完成分類與裝袋之後,
中午休息一小時,緊接著再把外頭屯積的龍眼木和荔枝木給抬入窯中.

OPS負責簡單的搬運工作,使用電鋸分段的則是阿海的工作.
其實木頭早就鋸得差不多了,阿海在窯內等著一批又一批的木頭抬入.
他們先把大的樹頭,樹根,樹幹給一一樹立在窯壁上,必須站得直直的,
然後再依循把次大的木頭抬入,塞在大樹幹與大樹幹之間,如此一排緊接著一排,
總之,必須把所有木頭的縫隙都儘量塞滿,之後將最小號的木頭堆放在其上,
這可以從相片中略知一二.

整個工作團隊的默契十足,在笑罵之間,效率驚人的運作著.
一天一千元的酬勞,OPS賣力的不斷勞動著,彷若機械人一段.
她們說早一點做完,就早一點休息,這一仟元是實拿的.

阿海說,他才不像別人那麼小氣,該給多少,一毛不少!











每一次看到這窯體,就不得不發出讚嘆.
怎麼有生得那麼性感的火炭窯呢?

阿海說,這附近的火炭窯都是這模樣,從古早時代到現在,不曾改變過.
他說這個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十分複雜,
光是夯這土堆,就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及力氣.

只不過,這火炭窯,現存的也不多了.
台南縣沿山地區,早期都有火炭窯在製炭,
現在全台南縣,可能就只剩阿海還在利用農閒燒火炭.

這燒火炭的木頭,大多來自果園,當龍眼與荔枝採收季結束後,
果園主人會把果樹鋸低一點,這時就是他們收購木料的時節了.
收回來的木料,一堆堆置放乾燥,等到燒火炭時,就可以直接入窯.




窯體:

A:搬運的主要出入口,當燒火炭時,這A洞會用磚和泥封住,只留下下方出水口E
B:放置燃料及燒火炭的主要小洞,俗稱:狗洞
C:窯內的氣體排放洞口,通常設置在窯的兩側,下方有小洞與窯體相連,水氣由此溢出
D:冒煙的煙囪,先冒水氣,再冒黑煙,當黑煙逐漸變淡,變成青煙時,大功告成.


燒木炭的相關記錄:

牛 山 燒火炭(一)木炭達人 蔡登海



牛 山 燒火炭(二)準備燒木炭



牛 山 燒火炭(三)木炭的製作過程



牛 山 燒火炭(四)木炭也有MIT














You make me smi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