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北門嶼免費診所紀念館 與 王金河診所






北門嶼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烏腳病免費診所〉







北門區的台灣烏腳病文化紀念園區,

包含〔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診所〕、

〔北門嶼基督教會〕、〔收容中心〕及〔手工藝訓練中心〕。









教會創建的免費診所
裡頭陳列了許多當年醫療器具及開刀設施






這些展示櫃裡頭的亮晃晃器械,
在那個充滿不安與苦難的年頭,
不知截斷了多少病患的手足






窗外的陽光明亮,
卻驅趕不走病房內的哀傷氣氛,
憶起兒時經常看到那殘缺手腳的鄉民,
患肢包紮的紗布滲出己轉為烏黑的汁液,
對生命充滿無奈的眼神至今難忘.







「基督教芥菜種會烏腳病免費診所」與教會後方
有一棟可愛的建築物(至少現在看來可愛)
是從前專門收容烏腳病患的療養所
現在因為建物全漆成白色而被稱為「白宮」








教會與王醫師在這裡
不只救治烏腳病患.收容烏腳病患,

還擘劃了烏腳病患手工藝工廠,
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一線光明,
「基督教芥菜種會」在這裡實現了神愛世人!~













「基督教芥菜種會烏腳病免費診所」隔壁的「金河診所」
整建成為「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並開放給遊客參觀(週一公休)

烏腳病人之父 王金河醫生
 
官方網站 請點閱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紀念館的前身為「金河診所」






台灣西南沿海早期曾發生嚴重烏腳病大流行,
得病的患者日夜哀號,造成當時農漁社會民眾之恐慌,
如今因為社會的現代化,人民不再飲用地下水後,
烏腳病案已極少再有聽聞。
為了將這段無私奉獻愛的精神能夠永遠流傳,
而創立這間紀念館








截肢或者死亡
這真不是個容易的決定啊!

很沈重的一頁台灣醫療史







罹患烏腳病極為痛苦,患部潰爛極臭、長蛆,
因疼痛而哀號不止,即使截肢也不保證不繼續惡化。

當年基督教會牧師娘孫理蓮與畢業於東京醫科大學的王金河商議後,

1960年在金河診所的會客室成立烏腳病免費診所,

外科醫師謝緯義務為病患截肢,直到政府接手,3人奉獻長達25年。

烏腳病絕跡後,王金河受邀各地演講,

慨然捐出老診所讓台南縣政府成立「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親朋同時成立基金會,巡迴全台各地舉辦活動,

從事關懷生命、心靈、環境教育。





能安然活在現在,真的好幸福啊!

仁慈者  鍾弘遠 詞曲

一雙烏腳有路嘛丕行
心頭受驚嚇
阮ㄟ生命親像煎火鼎
大日頭無人遮
大風雨無地避
只有伊給阮醫
只有伊給軟疼
天頂有主佇那
人世間有伊在這
王爸爸-王爸爸
你是千百年來ㄟ仁慈者
你是千百年來ㄟ仁慈者








當時診所使用的櫃子
以及相關的玻璃器具






還有殘肢的標本展示
我靠上前去認真的觀察截斷時的創口

但卻不忍心按下快門
眼淚在打滾










烏腳病小檔案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 )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南縣山區、宜蘭、彰化等地,也都有烏腳病個案紀錄。

台灣醫學會報告在1954年正式提出;據信烏腳病發生原因極可能是濱海鄉鎮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患者甚至伴隨有肝、腎、膀胱等癌症併發。患者的早期症狀有手、腳部位末端麻痺、發冷、刺痛及發紺 (變紫色);病情加劇後,趾頭變黑、潰爛、發炎,導致血液無法循環、肌肉組織壞死,爆發敗血症,須截肢以保命。但即使第一次截肢後,也不保證病情不繼續惡 化,得繼續第二次、第三次等截肢,患者也因為無法忍受截肢痛苦,時傳自殺。在台灣改善自來水供輸水準,人民不再飲用地下水後,烏腳病案已極少再有聽聞。








烏腳病紀念館
開放時間AM9:00~PM5:00 (週一公休)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官方網站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 FB






北門街上還可以看見少數的古老建物






小小的診所醫療站
可見這裡醫療資源的不足
還好便利的交通經大幅的縮短了人們就醫的旅途






紀念館不遠處有好吃的蚵
值得細細品味 
幸福活著的好滋味





1 則留言:

  1. 是啊! 有時候這樣的紀念館是必要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