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塭港王船祭(十三)-和瘟?

  當王船正在添載時,廣場的另一端亦正進行和瘟押煞的儀式,除了恭請代天巡狩王駕臨境出巡收邪除疫之外,亦得借重道士的道法、經文,奉請仙界高真,各界神祈、瘟神,高抬貴手不降疫疾。若和瘟對頑劣的疫鬼無所作用時,道士亦再作一場押煞去穢的武場,借八卦米篩、七星劍、牛角、油鍋、草蓆、掃帚、押煞旗所付予之法力,將各界煞神疫癘押上法船,以達舉行平安祭典的最終目標。參考資料摘自網站(其實這一段儀示,在現場並沒有特別去請教,所以自己並非很肯定是否正是和瘟的法事,如果錯誤,歡迎指正)

等待起乩

  「和瘟」在勸請眾瘟神疫鬼登船,如有不從者再施法術強制押解上船,謂之「押煞」,最後再行祭拜祈求瘟疫邪煞遠離斯土。

註:下面資料摘自:東港采風期刊-迎王祭典中的和瘟押煞

在臺灣南部特別強調「和瘟」,寓意著「以和為貴」而不使用驅、逐或送等字眼,表現得較為謙卑客氣。一方面也是希望善待、討好各種各類瘟神疫鬼﹔並表示我已知道汝等的真實身份,不必隱藏,不可作惡,可以遽離,不究汝罪。「軟語慈容,善加訓口」。期請所有的「降布行毒使者、威靈」,能夠各自收藏毒杰,斂伏威芒。這也就是整個「和瘟」的精神,由原先的行瘟行毒的降行瘟疫,而經一再祈求之後,終能收瘟收毒,祈使我境我土能得以恢復清淨平和。
什麼是「押煞」?
  「押煞」是為了增添和瘟的效果。因此「押煞」中的每一種法器,都各具有其象徵驅除瘟煞、消除不祥的法術意義。由於採用法場的作法,所以場中的法樂也是高亢而富於變化的曲調,主事的道長會先率領法眾到壇前,禮請法界諸神並稟告事由﹔隨後即執旗按五方八卦布陣,揚旗驅押地頭上還不聽令上船、逗留不去的行瘟行毒的瘟部使者。他們會先在地上布陣驅逐一巡,這是代表著押走瘟煞疫鬼,並再施法佈下天羅地網,不讓其有所遁逃走脫。施法時道士們邊跑邊跳的上板凳,同時也一路唸著聘請三界使者的咒語,前後來回跑過凡約五次,表示將五方各界尚未驅上法船的瘟疫煞神一律驅趕上去。最後一次才將板凳、烘爐及鍋、鼎等一起推倒,並將所持的法器棄置,象徵押煞儀式的大功告成。
為什麼要舉行「和瘟、押煞儀式」?
  由於人類物慾橫流使得道德失序,以致造成社會秩序和宇宙秩序失去平衡。用神學觀來解說,這就是天帝鑒察到人心、人倫的失序,所以就派遣天魔、鬼王統領各種疫鬼、瘟鬼在人間「行瘟布毒」以敬效尤。在此「末世」的劫難威脅中,凡是信道修善之人始可得救﹔而不信道法、作惡多端的人就會感染罹疫而病苦死亡。為了渡過此等劫運,就需要透過個人的懺悔與集體的救渡,始能脫離危機。所以東港三年一科的平安祭典在迎送王爺之間,除了是對境內生民日常的行為「嚴加檢核,獎善懲惡」,使人能自動向善、行善﹔同時也是為那些改過遷善者驅除魍魎、疫鬼及一切疫毒、邪惡,故迎送王爺之間「千歲爺」也就遂行著這雙重的任務。

附記﹕
在中國各地早期即以「船」做為送瘟逐疫的工具,此乃漢民族在各地域所傳承的悠久的民俗。台灣西南沿海一帶,因為海流、風向等因素,自古即常為閩、浙「瘟船」所漂著之地。在台灣早期的送王習俗中,送王船的方式仍是以「遊地河」為多。所謂的「遊地河」,既是祭典完畢後刊寄「王船」送入水中,讓「王船」順流揚帆以去。但「王船」再漂泊著的地方,依傳統習俗必須再加以「舉醮」,重新再送王一次。如此,往往會造成一些較為窮苦的濱海村落的困擾。故日據之後,台灣各地乃被要求,改以另一種「遊天河」的方式,「擇日焚之一炬」來送「王船」。因此東港自「日治」以來,也採用這種「遊天河」的焚化方法。
「王船」與「和瘟押煞」的關係?
  東港的地方習俗,大家都較習慣於在王府內服侍大千歲等以求獲福。其實真正透過神聖、神秘又莊嚴的道教儀式,不僅能向諸天仙聖祈求賜予不可思議的功德,並藉由仙尊「非常好」的願力,剋制瘟疫所代表「非常壞」的破因,使得地方得以再度「風調雨順、合境平安」。也由於每三年一科的王醮科儀,使得東港地區的民眾和來自外地的信眾,都能藉由儀式的重複演出,齋戒身心後,得以沐浴神恩。所以「王船祭」必須按照傳承久遠的道教科儀演法,它不僅是王醮中不可或缺的行事,更是迎王祭典中的主角地位。
  東港的地方習俗,大家都較習慣於在王府內服侍大千歲等以求獲福。其實真正透過神聖、神秘又莊嚴的道教儀式,不僅能向諸天仙聖祈求賜予不可思議的功德,並藉由仙尊「非常好」的願力,剋制瘟疫所代表「非常壞」的破因,使得地方得以再度「風調雨順、合境平安」。也由於每三年一科的王醮科儀,使得東港地區的民眾和來自外地的信眾,都能藉由儀式的重複演出,齋戒身心後,得以沐浴神恩。所以「王船祭」必須按照傳承久遠的道教科儀演法,它不僅是王醮中不可或缺的行事,更是迎王祭典中的主角地位。
  東港「王船」自民國六十二年以木造方式製作以來,「王船」本身即逐漸成為整個平安祭典的焦點所在。王船的尺寸之大、用材之精、型制與裝飾之美,亦成為本省各地的王船祭典當中相當出色者。由於「王船」是代天巡狩千歲爺所乘之「神船」,也是「千歲爺」為鎮民押送疫鬼邪祟的「法船」,故王船的興建與請王、送王等重要儀式也就密不可分。「王船」從起造、完成開光、遷船以至於遊天河,皆在東港信眾的心目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耗費巨資以建造王船,早已成為東港三年一度的重大慣例,而精緻出色的王船更是東港民眾一向引以為傲的事。
  由於「王船繞境」具有重要的押煞逐疫意義,所以傳統上都必須將王船先繞行於鎮內的重要街後,再入廟舉行添載。身軀龐大的「王船」在多數不算寬闊的東港街道中繞行。這種壯觀的「陸上行舟」景象,是東港整個平安祭典中送「千歲爺」遊天河之前,最為引人注目的活動。多年來已成為東港「王船祭」的主要特色,而歷年來遷船時所吸引的觀光客數量也就僅次於送王時的「遊天河」。
  總之,東港平安祭典中的「王船祭」,對於諸多瘟神疫鬼以及魑魅邪煞等,都採取「先禮後兵」的懷柔、威嚴兼具的立場﹔故說是「和瘟」,「和」表示溫和勸說,以示和好,即是和解、和和氣氣。其實也有部份大陸沿海地區就使用中性的「送瘟」,甚至於是「遣瘟、斷瘟」的強烈字眼。但在臺灣都是先用「和」的手段,如果不聽,或仍未奏效﹔接下去就毫不客氣的用「法」。「法」既:法術、法力,乃是逼迫性的「押煞」,押之、壓之,使之就範。因此整個「和瘟押煞」的儀式,就既有著懷柔也有著威嚴。而在一旁觀賞的群眾,則在嚴肅的儀式中,也能夠深刻感受到另一種殺氣騰騰的氣氛。
參考資料:東港東隆宮「東港迎王」/李豐楙 著


塭港王船祭全記錄:

塭 港王船祭(一)-海邊的等候


塭 港王船祭(二)-迎請客王


塭 港王船祭(三)-鑽轎腳祈求幸福


塭 港王船祭(四)-安五營


塭 港王船祭(五)-乩童與桌頭


塭 港王船祭(六)-開光點眼


塭 港王船祭(七)- 王船點船眼


塭 港王船祭(八)-祭拜後分售禮肉


塭 港王船祭(九)-王船安座


塭 港王船祭(十)-添載


塭 港王船祭(十一)-奔放的中場休息


塭 港王船祭(十二)-塭港夜風情


塭 港王船祭(十三)-和瘟?


塭 港王船祭(十四)-送王登舟


塭 港王船祭(十五)-揚帆啟航


塭 港王船祭(十六)-王船碼頭的告別


塭 港王船祭(十七)-王船遊天河


塭 港王船祭(十八)-有生命的火焰(END)






1 則留言:

  1. :"> 其實很有可能是放了這些鞭炮,硫磺起了殺菌作用,把瘟疫趕跑了!
    我亂講的,別打我!

    回覆刪除